从东亚视域拓展古代灾害史研究
2021年07月26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6日第2215期 作者:林泽杰 拜根兴

  近年来,东亚学者针对古代灾害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显著,但现有研究不免存在视角碎片化、选题单一化、学科间交融互通程度不足等问题。学者也着重于对本国灾害史的研究,而忽略了同一区域不同国家灾害及应对的相似性、关联性与差异性。鉴于此,立足于东亚视角,尝试对古代东亚灾害史展开系统研究,或许有益于推动灾害史研究,这也是进行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另一途径。

  古代灾害史研究现状

  东亚学者对古代灾害史的现有研究成果,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集中于国别史研究。在古代灾害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着重于对某一国家的自然灾害史展开全面性、整体性的研究。例如,中国学者邓拓的《中国救荒史》、日本学者北原糸子主编的《日本灾害史》等,以国家为主体,综合展现国家的灾害时空分布、危害程度、频次规律等。另外,学者也尝试观察国家的不同地区灾害分布情态。例如,魏光兴、孙昭民的《山东省自然灾害史》系统梳理了山东地区的灾害历史情况,分析了政府救灾措施及实际成效,并将其纳入全局中进行探讨。

  第二,研究对象侧重于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相较于人为灾害,学者多关注古代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大灾、大难与大乱,以及梳理国家历代的灾害治理概况。例如,赫治清主编的《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宏观分析了中国历代自然灾害概况及特点,且以地震、风暴、火灾、疾疫等灾害为例,阐述历代王朝的灾害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学者也努力总结国家灾害治理的路径模式、成就以及经验教训,以期构建古代国家的灾害治理结构体系。

  第三,尝试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往东亚学者的研究,多从历史与地理角度出发,近年来结合地震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式也受到重视。中国学者费杰的《历史时期火山喷发与中国气候研究》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地质资料等考察了唐五代时期气候变化与火山喷发的关系。日本学者石桥克彦等(《744年天平肥后地震及869年贞观肥后风水灾害研究》,《地震》第2辑)则尝试运用GIS技术考察两场地震对日本地区造成的实际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古代灾害史研究的视野。

  灾害史研究面临困境

  东亚学者对古代灾害史的研究虽日益精进,但依旧面临着区域“窄”、范式“老”、学科“碎”的困境,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东亚区域性灾害研究较为鲜见。在开展灾害史研究的过程中,学者甚少立足于东亚视角,读者无法得知同一时期灾害在不同国家间的爆发与传播状况。如《续日本纪》载,735—737年,新罗连年旱灾且爆发了天花疫病,而后疫病从新罗南部传入日本,导致当时日本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由此可知,一旦东亚某国遭遇严重的灾害,其他国家也可能受到影响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若将研究视野局限于一国之内,则难以综合分析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内在关联。

  第二,研究范式较为单一。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多专注于自然灾害研究,忽略了人为灾害及其破坏性,论述的内容也主要是不同时期与地域的灾害及救助措施,缺乏对灾害的跨区域演变、国家灾害治理措施的学习借鉴等问题的研究。故而,研究模式的单一化与程式化,不仅导致东亚地区灾害的扩散性及区域性特征难以体现,也使得灾害现象的多样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社会阶层应对的多元性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第三,多学科交叉运用程度不足。学者虽已尝试借鉴新的方法,尤其将社会史、经济史、生态史等引入古代灾害的研究中,但古代灾害史的交叉研究成果至今仍很缺乏,学科交叉应用的整体深度有待加强。如有关古代灾害内史的研究,研究者基本采用罗列代表性史料的方法,甚少利用数据库与自然科学知识,在时空、灾害区域演变等方面存在以点带面的弊端,从而彰显出学科障隔对交叉研究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

  归纳总结古代灾害史的研究成果及面临的瓶颈,可知寻求新范式势在必行。立足于东亚视角,结合多学科知识展开对古代灾害史的整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

  首先,东亚,一般指囊括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等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位于欧亚大陆边缘的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为农耕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古代东亚各国交流密切,农作物与农耕技术的传播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起源于中国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推动这一地区形成了相似的农耕文明。

  其次,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东亚一直是连年特大洪水、火山爆发和大地震的密集地,这一地区的国家备受灾害侵扰。以7—9世纪为例,当时的东亚主要国家为唐朝、新罗与日本,现存的历史文献详细记载了当时各国所遭受的众多灾害现象,包括水灾、旱灾、蝗灾、洪水等。而且,整体看来,古代东亚国家的灾害类型具有较大相似性。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古代东亚世界的结构是一个有机体的组合,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兼容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东亚文化圈。其他国家在引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积极学习中原王朝的灾害理念及应对措施。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古代朝鲜半岛与日本也将施行德政、崇佛祭祀视为应对灾害的必要手段。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古代东亚国家在灾害应对措施方面的交流学习,互通有无。

  概言之,位于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往往同时经历着相似的自然灾害,而古代东亚文化圈又让各国对自然灾害形成了相似认知,并不断交流学习相应的灾害应对措施。因此,尝试立足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从一国扩大至东亚地区,以宏观视角分析古代东亚的灾害状况、治理模式的“同”与“异”成为可能。这不仅有助于突破古代灾害史研究的既有框架,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国灾害史研究。

  从东亚视域开展研究的途径

  “古代东亚灾害史”是古代灾害史研究范式与视角的转变,其研究途径主要为如下三点。

  第一,坚持东亚整体史的研究视角。以东亚为中心,解读不同国家史料中的灾害与赈灾信息,了解当时东亚灾害及影响的整体态势。比如,爬梳《旧唐书》《三国史记》《日本书纪》等史书,可知7—9世纪古代东亚灾害究竟发生于特定国家还是整个区域,并进而分析灾害的整体时空特征与差异。而且,通过总结东亚各国的灾害观念、灾害治理手段及成就,研究与之关联的政治、文化等问题,有助于构建古代东亚灾害环境史学体系。

  第二,拓展视野,实现跨学科、跨区域研究。从地理学角度,利用GIS技术将古代东亚的历史文本数字化后,还原整个古代东亚的灾害态势。从古气候学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东亚各国面临的灾害状况,了解灾害对东亚各个国家造成的影响。从对外交流史角度,探究灾害对东亚各国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的影响等问题。从文化史角度,研究不同国家灾害治理的措施及思想观念,归纳其中的异同。从社会史角度,研究不同国家灾害治理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等群体效应,并进行比对分析。

  第三,总结东亚国家治灾经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和关怀。以17世纪朝鲜半岛医书《东医宝鉴》为例,这是朝鲜医者纂辑多本中国古代医书后所撰写的著作。据《朝鲜王朝实录》所载,《东医宝鉴》收录的中医药方曾在治疗疫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日、韩的医界也尝试利用中医方剂治疗病患,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由此,立足于东亚视域,将古今东亚国家的防灾减灾研究相结合,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拥抱,不仅有利于加强东亚学者的合作交流,也是推动古代灾害史研究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总之,东亚的地理位置与文化属性决定了这一地区的特殊性,使得系统考察古代东亚不同国家的灾害状况、治理措施等问题存在可行性。通过研究古代东亚国家灾害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总结不同国家灾害应对的“同”与“异”,提炼具有东亚特色的灾害治理理论,亦能够为当今东亚诸国相互合作、共渡难关提供宝贵的经验。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自由探索项目“八世纪初唐宫廷政变相关事迹研究”(2020TS06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