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开掘,已在政治事件、人物和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对晚清政治与国际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仍有待更深入的考察。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力东侵,列强势力深度介入甚而左右中国政局,晚清内政与外交紧密关联。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宽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国际视野,充分衡量外部世界对晚清政治的影响以及晚清政治对外部世界的反作用力。这一方面可以为我们考察晚清政治变迁提供一个新视角、补充一个重要变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现有研究范式造成的晚清与外部世界相互对立的印象,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纳入世界历史整体研究框架之中,呈现以往被相对忽视的历史面相。
70多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研究视野也在不断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基本矛盾的分析,晚清政治史研究者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视角切入,对“八大事件”及相关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整理出版了大量相关资料汇编。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逐渐开拓了关于清政府和列强研究的新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八大事件”研究的成果日臻完备,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晚清政治史研究,使之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相关学者通过深入阐发旧史料和发掘新史料,完善了有关“八大事件”及相关人物的研究。其次,通过扩展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晚清政治史研究深化了关于清政府与列强的既有研究,开拓了新研究领域。有关列强与晚清政局的研究,主要针对英、法、美、俄、日等国在晚清重要历史节点的具体对华政策展开。最后,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延长了研究时段。一些学者借鉴了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从族群身份切入,考察晚清政治中的满汉关系,如满族官员和亲贵以及旗人群体在预备立宪、壬辛鼎革等过程中的表现和影响。还有一些学者则将其关注点从发生当下的政治事件延伸到“中时段”乃至“长时段”的政治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扩展了研究视角,开拓了研究领域。这一全方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和理解晚清政治的变迁,但是,关于列强在晚清政治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仍有进一步深化拓展的空间。自鸦片战争以后,列强骎骎东来,中国同外部世界发生密切联系与互动。在列强环伺的晚清时期,中国政治变迁既有其内在的动力,也存在多重国际力量的影响。因此,在晚清政治史研究领域,中国内部视角与国际视野不可偏废。
既有的相关研究虽已注意到某国或个别外国人对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清末禁烟运动、载沣驱袁事件等中国内政事件的观察与因应,但大多仍着眼于列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及事后的各项不平等条约谈判等中外发生直接交涉的政治事件中的表现,且研究重心集中在甲午战争以后。这一类研究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研究内容的选择,仍然以典型事件为主,易使研究线索断裂,进而导致研究陷于碎片化;其二,仅着眼于一国政府或个体对晚清政治的观察与因应,易忽视列强之间的多边关系,以及在相关事件中各国民间势力对其政府的影响。
我们应该看到,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政治事件的因应与影响是持续发生且连贯存在的。换言之,列强在晚清不同时期对中国政治事件的反应虽有强弱之分,但对某一政治事件的弱反应并不等同于该国在中国政治事务上影响力的缺席。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列强的因应也受到本国内部以及其他国家各方力量的多重影响。
以列强在20世纪初对庚子事变作出的一系列因应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应措施取决于各国政府基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而作出的判断。这些因素既有长时段的、历史性的,也有短时段的、即时的;既包括列强在远东的战略规划和扩张在华势力的考量,也包括各国在华侨民意见的影响。其中,这一时期在华外侨的激烈反应,其渊源可上溯至19世纪中期外国人对中国反洋教斗争的恐慌,其间经历1891年长江教案、1898年戊戌政变等多个节点,并最终在1900年北京使馆失联前后达到恐慌的巅峰。又如晚清时期中外众多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亦不可简单地视为独立的事件。以20世纪初中外商约裁厘加税条款的谈判过程为例,如仅仅注意到庚子事变以后中国与英、美、日等国谈判通商行船条约的过程,则易将列强的侵略行为简单化和片面化。若要全面解读这一事件,必须将研究视角上溯至19世纪中期,并综合考虑1868—1869年中英修约交涉过程中英国官方与商界的歧见、1896年上海万国商会税则修订方案的拟定过程、庚辛时期列强之间和各国内部围绕赔款偿付问题的分歧、1902年英美等国商人对《马凯条约》的不满及其对后续中美商约谈判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才可能跳出谈判记录的文本,从纵向上理解列强各项要求的由来与真实目的;在横向上分析其谈判的策略,并充分认识英美等国政府之间、商界之间、官方与商界之间的矛盾、协作与博弈。
总体而言,在晚清政治史研究中,有必要将国际关系作为一个持续存在且复杂的变量,纳入对晚清政治变迁的整体考量。要解决既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接续起贯穿整个晚清政治史的国际背景线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研究者可将晚清时期中国、主要列强之间及其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时间为序排列,将晚清政治变迁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进行长时段和多方位的观察与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充分考察中外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既注意揭示国际形势对晚清政治的冲击和影响,也重视挖掘晚清政治对国际事态和国际关系造成的反作用力。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除需要克服超长的时间跨度带来的繁复庞杂的史实汇总与整理工作外,研究者还有必要将晚清政治变迁与同时期中、英、美、法、日、俄等国之间的多边关系密切结合。既有研究在探讨某一晚清政治事件的国际背景时,往往以国别为界,将列强对华政策分别进行讨论。我们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列强对他国在华活动的反应、对远东乃至世界国际局势的考量,来挖掘列强之间的多边关系与列强对华政策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一研究取向的着眼点与中外关系史研究不同,其对国际关系的探讨最终服务于深入阐释晚清政治变迁的复杂面貌。
另一方面,研究者在关注中外各国政府层面的博弈对晚清政治的影响之余,也需兼顾各国非政府群体的活动。目前结合国际关系考察晚清政治史的研究大多仍局限于官方往来。我们应该注意,某一特定时间点,各国政府层面的态度与表现,仅为国内分歧意见相互博弈的暂时结果,不等于内部意见已经全面统一。实际上,各国内部的各方博弈仍不断继续,政府决策会不断变化。因此,研究非政府群体对晚清政局的态度与因应,有助于更全面地阐释列强对华决策的来源与其潜在发展趋势。除此之外,中外交往虽为抽象概念,但落实交往的载体却是具体的人。受晚清时期通讯技术的限制,中外对彼此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外侨影响。因此,该群体基于包括国家利益、商业利益、传教利益、人身与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考量所产生的对事实的“扭曲”,应被纳入晚清政治的国际关系背景研究中,予以充分的衡估。
晚清政治史有必要构建一个涵盖长时段、全方位的框架,对晚清政治变迁作出贯通且全面的解释。其中,在避免夸大和虚构国际背景与晚清政治的联系的前提下,有必要拓宽晚清史研究的国际视野,使晚清政治变迁的主线和国际事态、国际力量这条伏脉进行连贯同步且广泛的照应。这既有利于挖掘晚清中国在更广阔的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角色,也能增强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活力,并呈现历史进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