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搭建一带一路传播桥梁
2020年12月10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0日第2066期 作者:谢婷婷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治理创新理念,“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得到沿线国家的反应和回馈,还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呼应。通过对马来西亚当地三份典型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和《东方日报》进行调研发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传播的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以下简称“马华社会”)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参与其中,而是主动根据当地的社情民意对该倡议进行解读,并且试图成为该倡议在当地的传播载体和桥梁。与此同时,“马华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参与实践也塑造和再造着马来西亚华人的集体身份和集体情感。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态度

  通过收集和整理2016—2018年马来西亚华文媒体《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和《东方日报》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到,华人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整体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坚定和务实。一是数量上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个案数量在大幅递增,表明了“马华社会”对该倡议关注度的提升:2016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报道有681条,2017年达到2812条,仅2018年8—12月的新闻个案就达到了1430条。二是“马华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是以支持为主体,符合海外华人社会对祖籍国的基本情感态度。按照“积极支持”“支持”“支持但有疑虑”“观望”“不看好”“态度不明”六个类别对这些新闻个案进行分类统计发现,2017年的回应个案中呈现积极支持、支持以及支持但有疑虑的百分比高达98.1%,呈现观望、不看好和态度不明的新闻都极少。从反映的各种态度占比来看,表示积极支持和支持的新闻量占比最多,以及超过10%的新闻显示支持但存在疑虑。相比2016年,2017年的数据显示支持的占比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显示积极支持的和支持但有疑虑的占比增加,其中积极支持的比2016年增加了1.8%,呈现支持但有疑虑的增加了6.8%。可见华人社会不仅更加支持该倡议,而且进一步务实地思考“一带一路”倡议落地马来西亚的现实挑战,并且对该倡议提出自己的理解、阐释和建议。

  在华人社会的各种组织机构中,持积极支持立场的主要机构是华人社团和政党;持积极支持的百分比在各类组织机构中也都超过了10%;在华人政党、华人社团和华商中,积极支持的态度占比都在30%以上。与此同时,学术团体在2017年的积极支持态度占比也较2016年增加了5.8个百分点。华人社团、学术团体和华文媒体在表示支持的同时,比其他组织机构存有更多的疑虑,特别是华文媒体和华人政党在2017年实现了零的突破。

  语言实践与华人集体身份再造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是近些年中国提出的重要全球治理倡议,作为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对于祖籍国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敏感的关注。华人社会不少人秉持着将“一带一路”倡议推广到其他族群的积极姿态,不仅仅是简单支持祖籍国所提的倡议,而且试图成为传播该倡议的载体,更甚者成为该倡议的倡导者和二次创造者,赋予“一带一路”倡议新的内涵。而这些丰富的身份和角色并非得到中国政府的授权或教导,乃是主动承担的。事实上,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言说”“论辩”等语言实践,不仅体现了海外华人对该倡议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这种参与实践还再造着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情感。在参与讨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华人社会关注祖籍国事务,不仅仅将该倡议与马来西亚的现实情况进行结合,同时通过这种言说和叙事,不间断地维系和再造着自身与祖籍国在情感上的勾连,形塑着华人身份的标记和姿态。

  从选取的马来西亚三份华文报纸的新闻数量来看,2017年《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和《东方日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数量分别是679条、504条和428条。而当年三份报纸报道的总新闻数量分别是55080条、84006条和79801条。若将三份报纸2017年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数量除以当年新闻总数量,可以算出三份报纸分别在2017年报道的“一带一路”新闻量占全年总新闻量的百分比:《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和《东方日报》的占比依次是1.23%、0.60%和0.54%。从数据量来看,仅仅关于“一带一路”报道总量就已经达到一定的量,且不论其他涉及祖籍国的新闻内容。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该倡议并不与他们个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利益直接相关,但是他们仍然积极关注、讨论、参与该倡议在当地的传播和实践,这种“非利益驱动”的关注其实更多的是发挥着塑造和再造中华民族集体身份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其实可以看作一个“实践社区”,人们通过在这个实践社区的交流、互动,对同一个关心主题进行讨论、批评、交互,形成他们的身份认同——对族裔身份的认同,并造就和再造着华人的集体身份和集体情感。

  曾有学者对马来西亚华人及其他族裔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认为他们“文化上认同中华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对他们的生活、事业产生很大影响;经济上认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有参与其中的意向;国际影响力上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总体扮演积极的角色;政治上对中国的软实力状况有所保留;国民素质上也对祖籍国民众作出一定程度上的肯定”。马来西亚华人对文明母体的认同意识,在海外奋斗拼搏的自我实现感,和在异域文化冲突中衍生的文化乡愁营造了海外华人华侨复杂又纯粹、疏离且熟悉的“共同体情感”。这种集体身份的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主题变化,不管是面对先前的殖民地文化还是后来的马来文化,马来西亚华人集体意识和身份都在发生变化。这种集体意识的塑造确实存在不同的方式和路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进程也是一种集体身份和情感的塑造路径。他们对该倡议的回应不仅仅是对祖籍国事务的关心或支持,也是维系、造就和再造华人身份和情感的方式,当然这也正是他们对于“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合作倡议如此热衷讨论和参与的原因所在。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研究”(14SKG-QT02)、中国侨联课题“海外华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数据库及其参与机制研究”(19CZQK2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