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进课堂 润物细无声
2020年09月28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8日总第2020期 作者:王敏 张生祥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复杂的国际形势,承担着更重要的历史担当。当代大学生经历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西方价值观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高校学生处于思想素养和价值观念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论断是新时期指引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课堂是具体教学内容的实践平台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每门课程的讲授中都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完成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双重使命。各门课程之间需要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有效的德育教育。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做好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知识与价值融合的课程育人模式。

  第二,提高育人意识,丰富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要不断挖掘课程的德行教育资源,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提炼德育相关元素和主题,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传递更有温度和厚度的知识,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挖掘。文史类课程要注重人文价值导向,挖掘文化的育人价值。外语类课程注重中国文化的补充和时事政治的补充,增强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理工类课程要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点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教育。经管类课程要结合职业道德、执业规范、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教育类课程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培养无私奉献的利他主义精神。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上课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德育教育要细致深入,避免生硬说教。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精准嵌入,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采用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例如,文史类课程和经管类课程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结合当下实际,就若干德育问题进行研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理工科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用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和风采,用他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来教育学生。外语类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式、辩论式等体验教学法,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不断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进行跨文化思辨,使其辩证地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第四,有效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手段。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把课堂延伸到课后。用微课的形式,分系列地进行通识化的德育教育,如中国文化系列、地方文化系列、中国经典阅读系列、中外时文选读系列等。采用多平台、多媒介、浸入式的方法,增加德育教育的亲和力和灵活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各类线上德育讲座和德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总之,高校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履行的职责。我们不仅要学会传授知识,锻炼学生的技能,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加以合理引导。唯此,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具备家国情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