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注点与着力点
2020年10月29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9日第2036期 作者:吴淑娴 戴阳

  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提供大量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遭遇各种风险挑战的概率。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需要从心理、认知各个方面锻造自己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为此,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挑战,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而这更催生了思政教育路径创新。

  注重心理疏导 建设心理认识防线

  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求大学生心理疏导与身心健康维护,与校园安全防护措施一起抓。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突发事件,要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就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塑造健康的心理。

  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应关注“个体”,提高识别大学生“个体”心理状况变化的能力。现实看,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个体差异性大,受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多重因素影响,心理变化呈现出不确定性发展态势。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变化的识别能力,关注每一位个体,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心理疏导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关注点。“高校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智力教育,更应该包括建立正确的社会情感认知、合理调控自我情绪和正向体验周边环境的情感教育。”每当社会发展遭遇突发性事件,冲击人们正常生活,为保证大学的教育教学顺利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应将首要关注点放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学习状态,“收心”“致学”。我们应当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采取各种干预手段使得大学生正确认知各种突发事件,形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认知机制,建设好自己的心理认知防线,从而才能取得思政教育的效果。

  总之,以应对风险社会视角,实施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关注点应聚焦于大学生心理疏导,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科学认识并且精确地诊疗大学生的心理创伤,帮助其营造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应该作为与严格的校园安全管理齐头并进的举措来抓。

  锻造化解危机的能力

  思政教育的内容是客观的,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面对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事件,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要将各种不确定性事件案例,作为很好的思政教育案例分享给大学生,使之能在突发事件导致的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锻造逆境生存能力,思政教育者要抓住这些契机强化思政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

  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由党中央统一指挥,长达数月的战“疫”实践,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并且不断催生思政教育新元素。第一,这场战“疫”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对思政教育内容更新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三,这场战“疫”实践中涌现出的各种英雄,直接贴近大学生,战“疫”英勇人物事迹更“鲜活”,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共情,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巨大内驱力。可以说,党中央统一领导成功应对疫情的生动实践,给全国大学生共上战“疫”思政课,极大提升了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危机和困局的勇气和力量。

  面对社会危机和突发事件,我们要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抓特殊时期思政教育的“主要矛盾”,抓应对各种生活和社会困局的“重点”。善于将各种风险、挑战、困难进行有效的正面转化,将化解社会问题的成功举措,创造性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识结构进行转化性解读,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进而对中国制度优势、人民群众爱国情怀、大学生使命担当产生共情,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做到“铸魂育人”。

  创造性发挥思政教育能动性

  思政教育路径创新是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者、研究者一直探索的。面对“停课不停学”的实际状况,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果断采取“线上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代中国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条件下“主动”探索教学改革步伐。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探索超常态化的网络线上直播式教学,让全国大学生同上一节思政课。这种积极应对社会问题主动作为的思政教育实践,创造性发展出了新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共享了积极思政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路径,并取得了传统教学实践中难以取得的师生间高频互动的成效,使得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自我认知、国家认知的获得感普遍增强。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以此为关键突破口,抓住“被动式”创新的契机,更加“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路径创新。促进新媒体手段运用的常态化、参与式教学的多元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效性、体验式教学的良性互动,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随着高校复学季到来,“网络教学”即将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也将进行新一轮的转化,对于如何利用好“网络教学”的余温,发挥好科技助力思政教育的现代功效,我们还要积极结合现实教育教学特点,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路径,使得思政教育始终处于主动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针对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风险和挑战的教育,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学的努力,还需要各方的协同。以思政课教学为主渠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除了在应对社会不确定性中突出案例教学的“显性教育”环节,还需要众多专业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隐性教育”环节。只有“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课外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有机融合,形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好成效。

  总体而言,无论哪个时代,思政教育创新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变中不变”原则,无论教学路径怎么创新,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丝毫不能变。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丝毫不能变。思政课教学长期积累的教学规律与成功经验不能丢弃,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丝毫不能变。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