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丹·苏霍多尔斯基论青年教育
2020年08月31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韩忠全

  博格丹·苏霍多尔斯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家之一,擅长文化教育理论研究,其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代表性成果Civilization Youth Education,从年轻人现实境遇出发,集中阐述青年教育、校外教育等思想,对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年教育与美好未来

  苏霍多尔斯基认为,要关注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者要根据青年人具体的生活条件、现实生存样态做出选择、决定和行动。教育者要了解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社会特征,通过教育让青年赢得未来。已有的研究高估了青年自我认知和言语表达的价值,而苏霍多尔斯基主张以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来认识青年,教育者和青年人凭借经验和知识了解影响因素。人的发展潜力决定人的美好未来,透过青年人的生活环境、观点、活动等现象的表面来认识青年人的真实面貌,来理解“真正的人”“现实的人”的外在生活与真实生活,来理解现实与超越、“平庸”与“诗意”。

  年轻人与成年人在生活条件、生活体验等方面存有差异,必然也存在心理差异。大多数年轻人既学习又工作,具有成年人取向,与成年人同等参与国家建设,年轻人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人的生命在现代社会上得到了延长,消除了年轻人和成年人之间的传统障碍,年轻人像成年人一样生活,成年人也像年轻人一样生活。“年轻的成年人”更具特色地把“年轻人”和“成年人”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

  当代文明肩负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任务,赋予人以征服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力量。青年愿意为改变现实、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认识青年就得教育青年,教育青年才能看透青年。教育者要详细了解青年的特点和想法,交流中以确定方式实施影响,引导青年成为可能成为的人。青年现实境遇的改善需要教育来实现。现实并非在观念和特征的表象下显现,而是在控制人格发展影响因素的动态系统中出现。

  当代文明与教育指向

  在苏霍多尔斯基看来,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基于现代文明发展对人的要求。人在自身创造现实的基础上发展,深陷于物又超越于物,接受现实又超越现实。当代文明及其发展取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人的发展也依赖于当代文明发展。人的工作成果已成为由现实所圈定的一项活动,自然被人性化和人被自然化,人通过有意识和负责任的工作实现在现实世界的发展。当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应将教育作为一项任务,以期发展和改变人的面貌、经验、观念和需求等。

  教育赋予人以青春和创造性。教育培养和塑造青年,年轻人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教育者激发和培养青年的兴趣、志向和需求。社会政治和教育活动把政治目标和人道主义结合起来。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未来的人们拥有智慧、创造力和具有趣味性的工作,未来文明是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文明。教育的任务是激发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力量。年轻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至关重要,现实中一部分年轻人缺乏激励或处在不利环境中。教育者要激发年轻人新的兴趣、愿望、需求和倾向。为了实现年轻人的这些目标,必须创造适合年轻人生活的条件和经验,提供刺激因素和活动可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以理性、深刻、明智、活跃的方式教授年轻人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与文明对话,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参与世界。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

  苏霍多尔斯基主张,教育主体应关注校外教育。校外教育主体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离开学校的人,这个双重性问题必然涉及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二者同时组织时的关系。校外教育具有自由学习的特点,社会价值巨大。后学校教育是校外教育的一种形式,对受教育不足和受过全面教育的人都是必要的,是个体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或补充适当的教育。

  当传统的学校和家庭无法承担时代所要求的教育职责时,校外教育应运而生。学校是传播科学、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机构,科技迅猛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多样,使得学校教育体制无法适应和满足现实教育的需要。时代要求人参与社会生活,并在其中学习获取科学知识来创造更美好的现实。当代文明的发展要求对年轻人进行教育时要有新的内容和手段,当学校无法实现这一功能时,校外教育可组织年轻人体验各种活动。

  学校教育应当借鉴校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智慧地利用知识的年轻人。在常规的学业工作和课外活动之外,出现介于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之间的“课外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显得格外重要。校外教育仍需改进和提高,以便成为学校教育的真正补充,从而培养年轻人的兴趣、能力,让他们接触各种文化和当代文明,进而实现社会互助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在东方与西方碰撞、历史与当下交汇的背景下,以苏霍多尔斯基为代表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拓展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域,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欧的发展与演变研究”(17CKS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