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四个转向”
——学术下移的视角
2019年09月05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5日第1772期 作者:郑刚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思想史的研究逐步引起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形成了两大范式:一种是以学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为主线的思想史,其将历史背景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依据时间的顺序排列,论述学前教育家或代表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另一种是以学前教育思想流派和思潮作为主线的思想史,其以历史发展为纵,思想流派为横,并将其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这两种研究范式是对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一种粗线条的梳理,忽视了对学前教育思想自身生成与流变机制的立体分析,既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演变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也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在历史中的博弈与命运变迁,使得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失去本应有的丰富多彩和鲜活生命力。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是聚集主流学前教育思想,体现的是精英教育家的幼教理论和观点,忽略了广大民众的主张和认识。学前教育思想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实践。民众的幼教主张既是推动教育实践的不竭动力,也是精英教育家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如果仅仅以教育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当作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全部内容,这对学前教育思想史而言,既会减少厚重感,还会抹杀丰富性。如果学前教育思想史要占据大量的篇幅去撰写精英教育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那么这种研究恐怕只能停留在表层思想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当然,这并不是说学前教育思想史不能去阐述精英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中的思想,而是说学前教育思想史不能仅著述他们的思想。学前教育思想既包括重要思想家、教育流派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论总结,更包括广大民众的学前教育主张。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应当重心下移,改变研究对象“高位化”的特点。

  在研究对象上,从教育家转向民众,让人真正成为教育思想产生的主体。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往往从他们的历史业绩中体现出来,民众的幼儿教育主张通常以思想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体现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习俗、教育故事和舆论中。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是对民众幼儿教育主张的理论总结,民众幼儿教育主张通常是教育家幼儿教育思想的基石或底色。从发展路径来看,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有可能是超前的,不是严格意义上依照时间的顺序来传承思想的;民众幼儿教育主张蕴藏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他们的教育思想除了讲求朴实和经验,并没有经过严格周密的理论推理,却对日常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民众是推动整个幼儿教育实践变革的主力,他们的教育经验和主张,不仅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是整个人类幼儿教育思想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幼儿教育思想史研究既要注重发展的主线,更要与民众教育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幼儿教育思想研究,展现一部有血有肉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发展史。

  在研究方法上,从文献转向口述,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除继续发挥文献研究法的优势外,历史口述法也大有用武之地。首先,学前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教育活动。民众的学前教育主张和经验的传承,也主要依赖于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对经验与知识的口耳相传。其次,传统研究将学前教育思想经典化,使其成为教育家思想著述的历史。由于受体例的限制,留下的书面文献史料大都是官方或教育家思想的记载,对基层民众的有关记载非常有限。研究者研究学前教育思想需要拓展史料的来源。例如,与启蒙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启蒙教育,展现了民众对学前教育目的和价值等方面的认识。挖掘不同时代的启蒙读物,对理解学前教育思想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再如,基层民众学前教育活动中,与知识和经验传播有关的史料(如民歌、民谣、民俗等)蕴含着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是民众学前教育经验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学前教育实践的直接体现。这些丰富的史料是学前教育活动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它们的挖掘能让学前教育思想栩栩如生地“活”起来。但是,这些教育史料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挖掘和整理这些珍贵资料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而借助口述史研究的方法能较好地弥补其不足,从而展现一部原生态的学前教育思想发展史。

  在研究重心上,从宏大转向微观,展现学前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注重从宏观的视角出发,着重对教育家论著的收集整理,缺乏对民众日常活动中体现教育理念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学前教育领域中的诸多细节过滤掉,从而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研究视角下移的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不是简单地用微观的个体来代替宏观的整体,而是力图改变研究重心,即以具体的研究对象来代替抽象、概括的研究对象,注重对具体对象的挖掘和探讨。虽然关注民众幼教主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具体的人或事物,但并不是只对这些具体微观现象进行孤立的研究,而是通过具体、微观现象折射社会发展的宏大整体,可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于民众学前教育主张大多是零散、不系统的,正是通过对这些感性认识进行微观、具体的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更准确地理解理性认知的发展过程。可见,从宏大转向微观,注重运用具体描写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能较好地理解学前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把握其“原源相生”的历史过程。

  在研究方式上,从分析转向叙事,展现学前教育思想产生的真实场景。民众的教育经验和主张,是民族共同体及其生命延续在精神层面的表现,是在漫长岁月里逐步积累而成的。面对如此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吸收西方叙事史学的优良传统和经验,从历史分析所主张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转向历史演变以“场景”为主要特征的“叙事”之中,即实现从历史“问题”到历史“场景”的转向,以生动地撰述教育思想,构建动态叙事的过程,使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变成可触摸的、可接近的、可普及于民众的历史,并成为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历史读物。叙事方法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使学前教育思想迸发出朝气,而且从理论分析回归到叙事,能将枯燥的理论教条转换为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研究者和读者一起“身临其境”。通过叙述和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事件”内部,让他们“身临其境”来对“事件”进行观察,力图把复杂的问题分析得简单易懂,力图以比较明了、直接、清楚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理论和术语,其目的是让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读者都能读懂且喜欢看下去。

  学前教育思想史研究需要突破原有的路径,转变研究视角,创新研究范式,既重视重要人物和教育流派的理论和学说,也要注意挖掘大众的学前教育经验和主张,上下衔接、纵横沟通,着力考察源流,“原源相生”,既溯其所自来,又辨其所当类,更明其所由去,从而全面地了解我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点,并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以加深对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理解,为当今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及学前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B0A140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