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猛如虎,防疫大于天。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防控物资的储备、运输和供给更是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应急物流默默开辟抗疫“第二战场”,架起疫情下的生命保障线。抗“疫”实战经验和运作模式,对军事物流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要准则:快速反应
现代战争,作战进程加快,时间价值急剧上升,“24小时运来一个营比10天运来1个师更重要”。在抗击疫情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在封城、封路等不利条件下,物流行业开辟“绿色通道”,用快速的响应速度、高效的运输配送速度、出众的援建速度等,在物流“疫”线见证中国速度。面对突发情况,军事物流更需快速反应、灵活高效,满足应急所需。
优化流程。运用供应链管理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围绕需求、采购、仓储、运输、供应及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实现现代军事物流各环节、全要素紧密衔接、整体联动。纵向上把从供应商到部队用户的各功能环节、任务和组织连接起来,实现全维覆盖、端到端全程可视可控。横向上对各部门、各专业勤务物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职能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调整、归并与重组,重塑保障链路。
完善布局。从战略全局考虑,按照任务分工和地域资源条件,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功能上相互配套、运作上高效协调、专业上技能完备,构建现代军事物流网络化布局。以战略任务牵引,通过按方向、有层次、有重点地布设军事物流结点和保障线,形成前后贯通、左右相连、伸缩自如的军事物流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线等多种运输方式,建立立体化运输保障体系,优化军事物流运输投送布局。
建强力量。以机动灵活、快速反应为目标,按照战略基地布点、机动力量连线、动员力量补充的思路,加快建设步伐,突出重点方向前沿存在与常态部署,优化配置军地物流力量。按照全方位支援、多方式投送的直达式精确保障思路,重点发展海空战略投送能力,实现物流力量协调均衡发展。围绕作战保障任务,理顺军事物流管理“条块”关系,实行模块化组合、战斗化编成,优化整合军队内部和军地之间各专业力量。
硬核力量:科技赋能
鉴于疫区大面积交通枢纽关闭,物流人员面临工作途中交叉感染风险,一些物流公司发挥科技优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入物流体系之中,“智能大脑”精准调度全网运力,多举措强化物流末端无人技术的应用,全程实现无接触配送。军事物流应更加强化科技赋能、智能驱动的理念,着眼未来,密切跟踪世界新军事革命后勤、装备和信息科学发展动态,以“创新驱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进现代军事物流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抗“疫”的生力军。
管理创新。按照统一技术体制、按需重构链路、系统集成运用的思路,在原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运用云平台和智能保障终端,建立物资保障全域覆盖、全程一体的辐射网络,使军事物流融入作战指挥体系,深度耦合战场态势、需求预测和资源配置,实现保障对象位置可见、保障能力预先可测、供应活动全程可控,有效驱散军事物流“供需迷雾”,消融“后勤雪球”,从而降低军事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冗余度。
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推广应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技术集成创新,为军事物流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战场需求感知、智能分仓调配、自动装卸搬运、智能分拣包装、快速远程投送、适时精准配送等能力,按照系统设计、军地一体、科学论证、重点突破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智能化物流技术的优势,加快军事物流智能化设施装备研发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方法创新。围绕精确保障、主动配送的要求,通过开发物流决策、数据分析、模拟仿真等军事物流智能决策和精确保障系统,利用军事供应链管理模式、共享数据库、共用智能管控系统等办法,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物流供应流程,充分大胆探索基于实时感知的战场同步物流保障、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主动配送保障和基于无人投送的智能化保障等新模式,推动现代军事物流保障方法不断创新,以满足未来作战保障的需要。
战略支撑:军民协同
疫情发生后,军地双方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军队发挥先锋队作用,动用战略投送力量运输人员、物资,部队承担部分生活物资配送供应任务,地方物流企业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和平台作用,共同参与到战“疫”中来,直言“疫情不除,物流不退”。未来战争体系化对抗需要体系化保障。军事物流的军民通用性强,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保障力量非常丰富。军事物流必须以作战需要为牵引,实现整个物流空间内物流保障力量的整体运作,形成军地一体的军事物流体系,才能有效地满足战争对物流保障的需求。
标准通用。整合现有标准。着眼实现军地相互转化,对现有各类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将具有推广价值的军用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将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标准引用为军用标准,创造条件把现行国家标准用于国防建设、把军用标准推向民用市场。制定通用标准。着眼军民共用需求和通用领域,集中军地优势技术资源,创新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相互引领、能共建共享的技术标准,确保军事物流在国内乃至域外畅通运行。
全维推进。树立融合发展、开放共享、体系保障的新时代军事物流发展理念,满足平时和应急应战需求。在国家层面整合军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物流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实现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覆盖军事物流建设军民一体发展的多维结构,加快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形成立体交织、全功能领域、全物流要素、全保障场景完整覆盖的发展模式。
健全法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事物流军民一体。要考虑军地一体、联合物流行动对军地双方行为约束的要求,制定军地共同遵守的行为法规;考虑军民协同的行动样式,明确军地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应的标准、职责和分工,规范各方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将过去依靠行政性指令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变;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制度,确保企业不受损失,保护企业支援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发展方向:完善域外
国际物流保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深入。军事物流要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按照立足国内、强化军地协同,放眼全球、完善域外合作交流的思路,构建完善海外军事物流保障体系。
自觉完善。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在分析可能担负任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加强自身建设,锻造过硬本领。积极协调和争取战略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在重要国际物流通道、交通枢纽地域,通过投资建设、合作开发等方式,适时拓展布局,加快建设陆海衔接、多式联运的物流基地等配套设施,基于全球采购网络建立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规范高效的储备体系,不断提高覆盖全域的供应保障和战略直达配送能力。
扩大渠道。按照“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采取合作保障、委托保障、商业化保障等方式,多渠道利用国内外物流资源。鼓励大型社会物流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物流布局,构建海外物流服务网络,参与国际物流标准规范制定,切实提升国际物流海运、空运能力和影响力。与同我国关系友好、合作密切国家的机构签订物资保障协议,建立健全多边物流服务协作机制,共享物流信息技术,共用物流设施设备。
拓展功能。充分发挥军事物流“军地两用”的优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铁路、站台、机场、码头等设施建设,共同规划或共建共用。促进中外物流全方位协作,在完成正常保障任务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理念、理论和先进技术,广纳人才,实现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
(作者单位:陆军勤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