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使用军语关乎“打胜仗”
——从战“疫”中“狙击战”被错用说开去
2020年04月02日 0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日第1899期 作者:杨鲁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要求,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特别是军地广大医护人员在战“疫”前线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英勇顽强与疫情搏斗。这次“14亿人在战斗”的疫情防控堪比一场战争,自然而然在战“疫”进程中使用了许多涉“战”的军语。尤其是在每天的新闻报道中,如“战役”“战斗”“保卫战”“歼灭战”“战略决策”“战略物资”“战斗精神”“战斗作风”,又如“指挥”“部署”“动员”“命令”“前线”“抗击”“突围”等。这些军语在战“疫”中传递了信息、统一了认知、协调了行动,充分发挥了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应该说,上述大部分军语的使用都比较规范、正确,但也有一些基层单位和媒体出现了在新闻宣传标题中错用军语的问题。较为典型的是将“阻击战”错用成“狙击战”。这也许是由于“阻”和“狙”字形相近,把“阻击战”和“狙击战”两个军语混淆使用了。如“严防死守、打赢疫情狙击战”“国际疫情狙击战,这才是关键变数”等。

  其实,“阻击”和“狙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军语,虽然两者的词形有相近之处,但是不能互相代替。“阻击”是指“以兵力、火力及信息攻击手段阻止、迟滞敌方进攻或前进的战斗行动”,而“狙击”是指“以单枪或单炮隐蔽、突然、准确地射杀敌单个或小群目标的行动”。这两种战斗行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两者的战斗目的不同。阻击行动的目的是大量杀伤、消耗敌人,阻敌增援、断敌退路或掩护主力部队行动;而狙击行动的目的则是要射杀敌单个或小群有生目标。第二,两者的战斗规模不同。阻击行动通常应投入至少与敌方力量相当或更为优势的兵力和火力;而狙击行动通常是以单兵或战斗小组为作战单位来实施的。第三,两者的战斗形式不同。阻击行动是双方公开的对抗和较量;而狙击行动则是一方暗中埋伏、伺机射杀。从上述两个军语的释义和区别来看,很显然,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是举全国之力,全面部署、全民动员、全方位行动,组织和依靠全国军民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以有效的手段阻止、迟滞疫情“进攻”的人民战争。无论是从战“疫”的目的或战“疫”的规模,还是从战“疫”的形式上看,都是一场疫情防控的“大战”,而不能错用成以小股作战力量隐蔽杀敌的“狙击战”。试想,如果以“狙击战”的形式抗击疫情,将不可能迅速形成优势兵力、采取精准“战法”,有效阻止病魔的高速度、大规模“进攻”,最终也将无法取得这场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疫”全面胜利。由此可见,军语要规范使用。

  军语是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军事行动和工作中统一使用的规范化军事用语,是军人履职尽责的标准用语。军语具有准确、简明、规范、统一的鲜明特性和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属性,对于保证部队认知统一、行动协调一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上的统一,得益于军语的统一。在平时,关系到能否严格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指示意图;在战时,则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刘伯承元帅就曾经强调:“没有军事术语的统一,便不能准确地交流思想,势必影响以后的军事行动和作战指挥。”“在军事上一字之差也会死很多同志,甚至影响战斗的成败。”叶剑英元帅曾明确指出:“统一军语,不仅是为了便于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运用时特别是在作战时不致因产生误解而出乱子。”因此,规范使用军语关乎“能打仗、打胜仗”。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