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2023年03月29日 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9日总第2620期  作者:卓越 卓成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通过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富足充实的精神生活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应当呈现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是心理生活富裕,表征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其次是文化生活富裕,表征为和谐多样、优雅文明、开放包容的丰富文化;最后是信仰生活富裕,表征为意义充盈、凝魂聚气、崇高笃行的价值信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调“量”与“质”的协调统一,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人们拥有精神文化资源的富裕程度,这是精神文化“量”方面的要求;二是人们内在精神生活是否充实、精神境界是否更高,这体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质”的要求。只有人人精神世界富足充实、精神生活乐观自信、精神品格纯粹高尚,才是社会精神生活富裕的体现。

  用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滋养,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保共同富裕方向不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全体人民的利益诉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全体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价值理想,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尺,无疑能够为精神生活提供意义归属、前进方向和不竭动力。因此,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浸润人心,切实将其贯穿于精神文化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确保道路不变、方向不偏。

  要在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使其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中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勠力同心,以共同体的姿态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加强精神激励,提升发展动力。用新风俗和价值观去改变落后的习俗和认知,帮助群众树立发展靠自己、靠奋斗的意识。同时引导个人的行为与集体利益相协调,增加个体之间的合作行为,破除集体行动困境,绘就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风淳朴、生活幸福的美好图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定要让人民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具有充分自信。我们有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基因谱系,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使人民热爱并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等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有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基础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多样化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地使人民群众有更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不断激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三是以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实现必须以国民素质提升为基础,以高质量教育为手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基本目标乃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输送合格人才。

  教育能开发心智,启迪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基于个人天赋潜能,并把这种天赋潜能生成为个体的知识与智慧;教育引导个体立足当下生活实际而又指向更好的生活,由此激励个体对美好生活的欲求与个体潜能,并把人生发展引向合理的方向。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要实现教育公平,既要培养高精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大国工匠。要建立广泛的教育网络,使人们得以充分享受社会教育资源。

  (本文系湖南省洞口县乡村振兴路径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