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看,关于“共同富裕”,存在着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从理论上提出并回答了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从实践上提出并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回答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问题。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关键在于“全体人民”。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富裕只存在于狭小的范围内。共同富裕只属于资产阶级,而不属于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日益发展,全体人民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中资产阶级是富裕的一极,无产阶级是贫穷的一极。
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分配上的贫富两极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的载体是商品,而商品的生产过程离不开三个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资产阶级占有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占有了所有的生产资料;而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产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无偿占有了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造成社会贫富分化、阻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
要实现一切社会生产都是为了所有人的富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消灭私有制”是唯一的途径。以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富裕”。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在全体人民中,消灭贫富分化的结果,除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全体人民“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但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秉承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邓小平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这条共同富裕之路要分三步走,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迈向小康,直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实践证明,这条共同富裕之路是成功的。我国从当年经济发展总量相当落后的状况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富起来,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核心是“共同”。全体人民同共同富裕,强调的不仅是富裕,更重要的是“共同”富裕。“富裕”讲的是生活的水平,“共同”讲的是生活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体人民不仅对富裕的形式提出了共同性的要求,而且对富裕的内容提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富裕的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措并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两极分化中绝对贫困一极。脱贫攻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夙愿。其次是明确地将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最后是制定和出台了巩固和发展共同富裕成果的政策和制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分配制度,积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当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最终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四史’教育教学体系研究”(2022GA1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