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
2020年12月04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4日第2062期 作者:刘跃进

  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庭、家族、国家紧密相连。从家出发,个人、家庭、群体、国家乃至天下,一脉相承,共同支撑着我们的理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首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基于我们祖先对天的敬畏。天是最高的境界。天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从自然层面来说,日月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有其亘古不变的运行规律。从社会层面来说,天就是老百姓。《尚书·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也有类似的表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在中国古代,民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此说来,敬天就是敬畏百姓,敬畏生命。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谁能获得百姓的信任,谁就会赢得最终的胜利。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谁就必然招致灭亡。《尚书》多次强调知人安民的重要性。《荀子·王制》把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管子·牧民·四顺》也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天地间,民为贵,这是非常重要的民本思想。

  从个体来说,他的一言一行也必须心中有天,以德昭示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与天下是密切相关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家国理论,以修身为起点,强调内心修养、个人行为的重要性,最终以经世济民为目标。因为一个人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家族的荣耀,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更关系到天下兴亡。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不是一句空话,反映了中国人的普遍心理。

  如何做到修齐治平,《中庸》里有两句话特别重要,一是正心诚意,二是格物致知。心正,才能意诚。诚有天道、人道之别。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周易》就强调君子当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欧阳修《朋党论》也说,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道义、忠信、名节,都与诚有关。守道以诚,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报国以诚,就能同心共济,坚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致知格物,即推诚于物,致意于实,就是强调实践的意义。明代大儒王守仁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其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礼记·礼运》将远古历史的运行,分为“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两种形态。天下为公,是说天下乃天下人共有之天下,是谓大同。当历史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后,以血缘为纽带,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是国家的雏形。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便成为核心问题。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周秦汉唐,中国封建社会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富强,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康乾盛世,尊奉中华始祖,修建历代帝王庙,强调“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在乾隆眼中,“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是“《春秋》大义”中最核心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根本所系。中华一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当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正是彰显家国情怀之时。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救亡图存,慷慨赴死。我们不会忘记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坚持统一,同心同德,反对分裂,这是历史的选择。

  再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民族强盛的热切期盼。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生在何时,身在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那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献身的人们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而他们的实干精神,却在生动诠释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家国情怀和不屈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总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无疆大爱,是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密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这种对天的敬畏、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民族强盛的期盼等家国情怀,在今年疫情防控过程中得到全新的诠释,展现出中国人民如履薄冰的谨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投桃报李的气度和战“疫”到底的决心。《诗经·秦风》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相信,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将继续为中国自身发展,为国际抗疫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