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 神 之 舞——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发现人类早期岩画
2021年11月24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4日总第2294期 作者:王禹浪

  

  2021年5月31日,笔者随岩画专题考察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内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记事的岩画。岩画达百幅之多,表现出狩猎、动物、舞蹈、献祭、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众多场景。这是兴安盟目前所发现的最为丰富的一组岩画,填补了近年来探索大兴安岭地区及黑龙江流域岩画分布的新空白,也是探索欧亚大陆东段及东北亚地区人类的迁徙与岩画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发现。

  发现彩绘岩画

  5月31日,阴云低垂,微风吹拂着一片绿色的田野。考察团一行12人乘车出突泉县城后,转西北方向飞奔在大兴安岭的丘陵山地上。沿途蛟流河支流的清澈溪水不时从车旁流过,远处时而可见牛群、羊群在河两岸绿色的山坡上悠闲漫步。

  我们首先考察了蛟流河畔的新立屯古城址,随后到达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前的金长城脚下。为使我登山方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张红星副院长与邱宏宇特意为我找了一根树棍作拐杖。山虽不高但是很陡峭,只有当地村民上山祭拜山神所踩踏出来的碎石散落的小路,坡陡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山底。邱宏宇走在前面为我引路,不时牵着我的手,后面的同志们助推着我,前拉后推地把我带上了蛤蟆岬大砬山山腰处的石棚洞穴,开始了彩绘岩画的考察工作。

  岩画散布在整个大石棚内侧遮风避雨的石壁上,需要反复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岩画的一些特征。我与张红星副院长负责辨认识别彩绘岩画图案的内容,王建民、邱宏宇负责喷水、照相,董清雨测量石棚的长度与高度。经过喷水、辨识、确认、拍摄、测量、记录、观察、揣摩,我们在不断发现彩绘岩画的兴奋中,终于完成了首次对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彩绘岩画的考察任务。时针指向下午1点,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彩绘岩画地。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蛤蟆岬大砬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蛤蟆岬村西北1.5公里处,地标经纬度为:东经121°10′37″,北纬45°56′29″。其山地为大兴安岭山麓向东南延伸的余脉,主峰海拔高度为670米。从蛤蟆岬大砬山的东北方向观其山形,酷似伏卧在兴安岭东南部蛟流河河川谷地旁的巨大蟾蜍。因民间称呼蟾蜍为“癞蛤蟆”或简称为“蛤蟆”,“岬”则为山崖陡峭临川河谷之地的崖壁,故有“蛤蟆岬”之称,村庄也因此得名蛤蟆岬村。

  在蛤蟆岬大砬山中部朝阳处有一个硕大的石棚形成洞穴,地处山腰,海拔为571米,呈凹进山体的楔形。石棚的洞口面向东南,距地面高度约50米,石棚洞口的上方崖壁呈屋檐状,当地人称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洞宽度向东西两侧悬崖峭壁延伸约50米,高度约2—7米之间,岩洞的进深(最深点)约8米。从岩洞的洞壁与石棚裸露的石块特点与痕迹观察,岩洞依托自然天成的洞穴,有明显的人为加工与开凿痕迹,顶部与岩洞中的岩画平面处有清晰的打磨和敲打痕迹。

  山体岩石属于沉积岩,坚硬抗风化。山上覆盖植被较多,大多为榆树、山杏树等,野生动物有野兔、野鸡、山鹰等小型动物。据村民讲述,20世纪50年代以前植被更为茂密,整座山峰都被树木遮盖,从远处根本看不到石棚和岩洞。由蛤蟆岬大砬山向北是一条纵贯南北的沟谷,俗称蛤蟆岬沟。

  蛤蟆岬大砬山其实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川的一个临界点,也是山地与蛟流河丘陵谷地的分界线,金长城则成为山区与丘陵谷地气温的分界线。由蛤蟆岬向北靠近大兴安岭山地气温开始递减,向南则进入蛟流河丘陵谷地气温逐渐增高。突泉县的南部低地的气温约比北部大兴安岭山地气温相差十几天的节气。蛤蟆岬大砬山南部濒临金长城。金长城经过科右前旗西地扎拉格进入突泉县的蛤蟆岬沟,并在蛤蟆岬大砬山东侧山脚下由北向南,出蛤蟆岬沟后继续向西南伸展,进入科右中旗境内。

  分布区间与初步断代

  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棚,后经人为加工过,东西延长线约50余米,高度约5—7米,岩画在距离地面几十厘米至6米的高度间分布着。洞口面向东南,山下就是由东向西流淌的山泉河溪,属于蛟流河左岸的支流。山脚下就是金长城,长城的内侧由河水冲刷出广袤的河滩地,形成大片谷地。更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兴安岭山峦,金长城就在蛤蟆岬的山崖下面由东而西横穿而过。此段金长城充分利用了蛤蟆岬大砬山上的碎石,用碎石混合黏土夯实了长城,修筑了坚固的马面城墙外表。

  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呈东北—西南走向,沿着石棚最凹陷的中间部分向左右两侧延伸,岩画就绘制在石棚内壁较为平整的岩石上。岩画所呈现出的颜色为深红色或暗红色,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特征,即线条勾勒与涂抹相结合。整个岩画分布的长度有50余米左右,如果按照岩画的分布密集程度或绘制的内容进行区分,可初步划分为三个区间,即中区、左区与右区(面向岩画)。

  从整体布局上看,显然是以中区为最密集区域,并面向东南太阳升起的方向。中区部分的岩画可以辨识出有三人舞动着双手,一手低垂,一手上扬,站立作舞蹈状,人的上方有一横线,如划分出天际一般,天际下方排列有整齐的展翅飞翔的雁雀阵,可能代表着天空之像。三人立身舞蹈的脚下则是一头超大的大角驯鹿,硕大的身躯与头上的大角十分明晰,小头肥臀、宽大的身躯具有原始朴实的画风,这是典型的驯鹿形态。鹿角的下方有多处红色十字和涂抹的人形,因为临近洞穴地面,岩画剥落严重而无法辨识。

  面向岩画看,在舞蹈人的右侧,有一个上下贯通顶天立地的“神杆”,或许代表了早期人类幻想的天梯,又如同上古传说中的神树崇拜,“神杆”上有明显的横树枝伸展出来。远古人类能够慰藉心灵的莫过于对神灵的崇拜,因此人和神之间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沟通。在中国远古的神话世界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淮南子·地形篇》:“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在神树的东侧有大片的涂抹图案,其中心位置有一硕大的人头像,头上插满了羽毛,或是竖起的发丝,抑或是太阳神的象征。但整体观察,头部下方是庞大的身躯,展开的装饰物复杂难辨,酷似跳跃旋转之态,疑似为可通晓天地的大萨满或巫觋的形象。因岩画涂抹较重的线条漫蚀严重,已经很不清晰,尚待进一步的识别。围绕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关于人神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神秘文化尚有许多问题,留待今后继续讨论。

  岩画的右区(面向岩画)则是在许多石窝子上绘制的人形、动物与鸟形图案,比较分散不集中。右区的上方有一人,似双手捧物酷似行走状,或许是向中区的巫觋贡献牺牲品,可暂定为献祭者。因绘制岩画一般会选择平整的岩石,受右区缺少整片平整的大块岩石影响,所以岩画绘制受到一定限制,相隔的岩石凹凸不平无法作画,故右区岩画显得零散。其中,有一男性呈蹲坐或马步姿态,左手向下,右手上扬,做舞蹈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女性,双手平开成一字型,双腿叉开。二者性别特征突出。这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的表现,在阴山岩画和大兴安岭的岩刻画与彩绘岩画中多有发现。右区岩画以突出男女性别的生殖崇拜为主题。这种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先民中都存在。

  岩画的左区,也就是以双人舞和神树及巫觋为中心的西南方向区域,则是更多表现为狩猎和搏斗的姿态。岩画中出现了弓箭和挥舞搏斗、狩猎的场面。其中,一人手持弓箭,人形高大,大弓极长,人形是岩画中其他人形的2—3倍。我们推断,这幅岩画可能是表现原始社会的部落英雄,力大无穷,是狩猎和搏斗的英雄人物。岩画的附近也有很多岩画涂抹痕迹,再向西约行二十步又有一组岩画,为大型动物和狩猎图案。

  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的主体主要在中区,其中的双人舞蹈、天空的飞禽(可能是雁雀)、硕大的驯鹿、神树(天梯)、巫觋构成了中区的岩画主题,这是一组最为复杂的岩画组图,更是大、小兴安岭地区与黑龙江流域发现的岩画中十分少见的组图。岩画表现内容复杂,充满了描述远古人类生存环境及其生活状态的神秘色彩。由于目前对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尚缺少更深入一步的科学考察,其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有待于继续破解和认识。根据大兴安岭地区及黑龙江流域已发现岩画的年代数据,对比岩画的颜料、画工、技法、内容、特点等,初步推断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岩画的年代应在距今八千年前后。当然,其年代的最终确定尚需对该岩画进行大面积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