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秋色图》的高妙之处
2020年10月22日 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2日第2031期 作者:秦延安

  夏天似乎还没热透,季节便把秋推到了我们眼前。凉风突起,白露渐生,寒蝉凄切,愁苦一夏的人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这种如释重负的舒畅心情若被入画,定然十分绚丽。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就是这样一幅作品。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故画史上又称“赵吴兴”。赵孟頫才华横溢,书画双绝。他创立的“赵体”书法,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在王维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人画”概念,并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导者。作为赵孟頫的传世代表作,《鹊华秋色图》被中国画史喻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文人山水大多是水墨画)。

  《鹊华秋色图》,纸本,纵28.4厘米,横90.2厘米,是赵孟頫为祖籍山东却从未回过乡的至交周密,描绘的济南郊区鹊山和华不注山的秋日盛景,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采用平远构图,写意笔法作画。画面清旷辽阔,意境深邃高远,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画中,远山近树,长汀层叠,层次分明。渔舟出没,屋舍隐现,错落有致。初看甚是平淡,墨色简率,无出奇制胜之景。细品,平川洲渚,红绿相间,树姿高低直攲,疏朗有致,恬淡舒适。绿荫丛中,两山相对,一圆润一尖竖,秋色凝人,大气古远。

  在技法上,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线条粗疏,“有唐人之致,北宋之雄”。树干只作简略的双勾,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笔法潇洒,节奏鲜明,显得湿润融和,草木华滋,毫无斧凿。

  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因为画中表现的是深秋景色,所以在色彩上追求的是一种清润、秀美和朴拙的格调。树林和江水以淡赭着色,看似草木黄落秋深之极,却没有一点萧瑟之感。两座山峰以花青杂以石青来描摹,浑圆的鹊山以青绿来表现,尖尖的华不注山则用翠蓝的石青层层渲染。这与洲渚的浅淡、树叶的深浅不一,形成虚实相生的景象。斜坡、水岸染赭,屋顶、树干、树叶又以红黄相显。这些运用恰当的暖色系,与花青色形成色彩学上的补色作用,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平淡、工整与豪放的意趣,极富笔墨趣味。

  对于此画的由来,按题跋中解释,是为解友人周密的思乡之情。在吴兴画济南,赵孟頫凭借记忆,以实据虚地进行创作,这也是文人画的特点。所谓文人画,是指由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画。与一般民间或画院专职画家作品不同的是,文人画十分重视文学、书法、情趣、思想等在绘画中的运用,以画述意与人交流。这种特色在《鹊华秋色图》中更是明显。

  从实际情况来看,鹊山和华不注山分别位于济南的黄河南北两岸,而《鹊华秋色图》中,却以站南望北的视角,将两座山画在了黄河北岸。因此自古以来饱受争议,被认为是赵孟頫凭着记忆作画时的“败笔”。其实细究此图,便知这是该画的“高妙”所在。

  赵孟頫是文人画的倡导者,所以在欣赏此画时,要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意图来考究,不能用纯粹的院体化风格来审视。在创作时,为了既能真实反映当时济南的秀美风光,又能表达与周密的真挚友情,赵孟頫采用了文人画的青绿山水技法,并加入文人书卷气的表达,一举打动了周密。即使过了近七百年,画中两座山峰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

  赵孟頫乃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作为前朝宗室和文化名流,深知“圣人南面而听天下”。虽然宋朝已不在,自己也无力回天,但仍不愿落下北面称臣的口实,遭人非议。在赵孟頫的记忆中,由南往北观看,东边的华不注山在右,西边的鹊山在左。这种视觉经验像一张照片固定在他的脑海里,让他一直铭记着两山方位总是右华不注山,左鹊山。于是,赵孟頫以左右分东西的习惯来创作此画,在题跋中强调的“鹊山在东”,实为宣示南面为君的姿态。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与生物法则在此相颉颃,入画便成了心声最好的彰显,足可见其用心良苦。

  秋色美好,《鹊华秋色图》更富神韵。我想,它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画,不仅因为画得出色,更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关,读懂了此画,便读懂了赵孟頫。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