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讲好中国海洋故事 赓续中华灿烂文明
2022年03月04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4日第2360期 作者:

  编者按:海洋孕育了生命,连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人民通过海洋交流融通、互利合作的生动写照;600多年前,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留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特别是全球海洋治理领域的又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必将有力推动世界发展进步,造福各国人民。

  传承中国海疆治理文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与实践中,中国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和谐永续的治理文明。在这一进程中,我国传统国家治理文明发端于周朝,经历代发展演化,至清中期瑧于成熟。有清一代,中央政府以“内—疆—外”治理模式维持了中华“天下体系”的长期稳定,并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基础。正是由于清代发挥了“疆”在“天下”治理中的关键性作用,这种治理模式不仅使得统一的国家“边疆三万里,相安二百年,为历代所不及”,而且使得中华传统盛世之治出现了一个新的顶峰,即“昭环拱之盛”。在此之中,作为天下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海疆治理的范围也扩展到了整个中国海的陆海区域,从而确立了海疆治理的基本范畴。

  中国特色海洋治理话语的建构与传播

  2003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明确“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自此开始,中国政府不断发出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事业的中国声音,如倡议“构建和谐海洋”,“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政策和海洋主张已经形成国内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相继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体现了在海外乃至全球海洋治理领域的中国智慧与责任担当,以中国理念、中国方式重塑世界海洋秩序,以赢取全球的海洋话语权。随着“泛海洋”时代的到来,海洋话语格局呈现出多维变迁的趋势,中国特色海洋治理话语的构建与传播,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争取国际海洋话语权的现实需求。

  教育场域:基于中华海洋文明的有效叙事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中国海洋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海洋故事,需要基于海洋的教育场域加以审视。海洋教育是海洋进入人们的意识,内在的内容、形式、意蕴及形成心理结构的活动总和。传播与接收构成了海洋教育场域的两大存在方式。中国海洋叙事的内容有三种来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海洋认识、国外文明中的海洋认识与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需要中的海洋叙事。海洋叙事就是通过讲述海洋故事来提升海洋意识,涵养海洋素养。

  中国海洋典籍的译介与传播

  与国学典籍的海外传播相比,我们还没有系统的海洋经典的域外输出。但据林广云、王赟与邵小森等学者的调研数据显示:有28个国家、2097家图书馆馆藏《山海经》,31个国家、1756家图书馆馆藏《大唐西域记》,33个国家、2161家图书馆馆藏《佛国记》。这三本地理学科著作现在都归为海洋典籍,显然中国海洋典籍在海外有传播基础。我们可以粗略地对比大中华文库四大名著译本的情况,根据吕剑兰的调查,收藏《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英译本的美国图书馆数量分别仅为76家、70家、68家、64家。可见,我们有传播中国海洋故事的文化资源。

  沧海遗史:《山海经》与上古海外交通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了一条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经都元国、邑卢没国、谌离国、甘都卢国到黄支国的航线,说明在汉代从广东、广西至印度洋的航线已经开通。《史记》《汉书》以降,中外海上交通史不绝书,根据这些史料,历史研究者足以勾勒出汉代以后中外海上交通的历史。古书《山海经》保存了丰富而可靠的上古海上交通史料,但历来被人们视为上古巫书、志怪渊薮,书中的上古交通史料始终未引起学界的重视。

  怀远驿:明清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官方首驿

  广州历来是我国海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徼外使节与番舶夷商往来不绝,中外物质与文化辐辏荟萃,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通道,并深刻影响了广州的城市形态及历史文化。明王朝定鼎,洪武皇帝以祖训的方式昭示了对外政策,把不为我患的十五个海外夷邦列为不征之国。其后的永乐朝正式重建宗藩体制。永乐元年,于浙江、福建、广东重设市舶提举司,分别对接日本、琉球以及西洋诸国贡使。鉴于朝贡使节益多,永乐三年,“各设驿以馆之,福建曰来远,浙江曰安远,广东曰怀远,各置驿丞一员”。次年,怀远驿建置于广州西南城郊“蚬子步,建屋百二十间以居番人”,其规模之大、存续之久、接纳外国使节之多、产生影响之广均居三馆之首,是东南亚以及其后欧洲国家梯海入华的第一站。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合作路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倡议的重要“一路”,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同和响应,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根据21世纪的中国“海洋国情”、世界“海洋世情”和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普遍的和平与发展需求,将历史上通过海路和平、友好联通,连结世界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与智慧在21世纪重新发扬光大,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海洋和平、海洋和谐的世界愿景。这一当代命题提出的历史内涵基础,就是延续发展了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

  创新叙事模式 讲好郑和航海故事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驰骋于印度洋、太平洋辽阔水域,足迹遍及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互鉴。郑和远航成功构建的和平外交体系、海上贸易网络与海洋文化社群,是中国海洋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展开历史变迁的生动卷轴,呼应新时代背景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们要讲好郑和航海故事,赓续悠久灿烂的中国海洋文明,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海洋石刻遗产:海洋文明的记忆镌刻

  海洋石刻遗产是我国海洋遗产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类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所谓海洋石刻遗产,通常指的是分布在我国海岸带地区、以石为载体,表述海洋社会文化主题的各类石刻,也包括一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涉海石刻。海洋石刻遗产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历代涉海人群的重要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信息。当前,海洋石刻遗产面临着日益紧迫的保护危机,而借鉴国际海洋遗产保护经验,跨越自然—文化二元对立的遗产观,有助于推进当前我国的海洋石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