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武汉社科工作者
2020年03月20日 04: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0日第1890期 作者:

  编者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发起学术战“疫”。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通力协作,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与对策开展系列研究和专题研究,对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前瞻预判和深度研究。

  一大批学者深入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从传播、管理、制度、文化、科技、心理等多学科视角,针对病毒传播阻断、消毒防疫、社区疫情防控治理、农村疫情防控基层治理、舆情引导与应急管理、社会心理疏导等疫情防控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撰文剖析应对策略。这不仅有利于汇聚和传播中国学者应对疫情防控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的学术观点与解决方法,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学理支撑。


  自武汉启动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措施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治理与现代化”专项课题组。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校长郝芳华牵头带领100多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从政治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心理、社会民生等领域协同攻关,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疫情防控离不开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疫情发生以来,奋战在疫情核心地带的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基层防疫难题如何破解?方舱医院治理体系提供了哪些经验?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如何解决?社会民生舆情动态应该如何引导?在疫情防控中,武汉大学的多个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围绕疫情防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多篇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迅速行动,形成联防联控、全民战“疫”的局面,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高校学者也一直关注疫情发展,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月6日开通疫情防控建言献策“直通车”渠道——“疫情防控—地大声音”,目前已向相关职能部门上报了数十份疫情防控工作建议和选题推荐,涉及救援物资管理、疫情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能力、地下水管道巡检和精准消毒处理、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强疫情数据管理等数十个领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市发生,迅速席卷全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身处疫情核心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智库力量积极开展疫情相关问题研究,为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献计献策。


  坐落于武汉南湖之滨的中南民族大学是培养民族人才的摇篮,学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点,努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黎海波。


  在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斗争过程中,“法治”成为抗“疫”的关键词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组织专家团队,针对疫情防控中一系列现实紧迫课题开展法治战“疫”研究。


  1月23日,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封城”,从此,留在武汉市的人们便开始了足不出户的隔离日子。在这个特殊时期,武汉市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发挥哪些作用?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汉市人民政府第八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述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湖北大学紧跟党中央疫情防控战略部署,坚定师生信心,共同抗击疫情。其中,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人文研究院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多形式参与疫情防控,为抗击疫情提供社科力量。近日,相关院系的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及科研团队参与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和建议,以及对疫情背后相关问题的深刻思考。
 

  抗击疫情的斗争精神可以是宏大叙事,也可以是普通点滴。小事虽小,却能照见斗争中的广大社科工作者积极配合高校、社区和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群像。地处抗疫重点地区的华中农业大学,在疫情发生后,立即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号召广大师生以及校友行动起来,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各种方式投身或支援抗疫前线,用信心、科技筑砌战“疫”防火墙,用知识与智慧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