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构建舆论场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2016年04月29日 07: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29日第956期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用48字高度概括了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这篇重要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多元开放的媒介环境下,如何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已成为一个亟待深化研究的时代命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学者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问题予以深入剖析。

  由“宣传”到“舆论”意味着什么?

  过去,我们常说的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而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会叫“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由“宣传”改为“舆论”意味着什么?

  切实形成舆论引导的合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社会矛盾的胶着和网络等新技术的使用造成舆论环境复杂而多变,重大突发舆情危机不断发生,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考验着各级管理者的应对能力。

  筑牢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的立场、遵循的思想观点和掌握的方法。

  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变”与“不变”

  舆论引导是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传统媒体通过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在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的同时,形塑社会美好愿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社会影响力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渐降低,与之相对应,其舆论引导能力也有所下降。针对这样的现实困境,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变”与“不变”进行“突围”,从而进一步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改变舆论场失衡格局

  对于中国来说,当下存在三大舆论场: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境外舆论场。这三大舆论场经常处于失衡状态。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化顶层设计,打通内宣与外宣、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之间的鸿沟,采取了一系列密集的动作,意在改变失衡的舆论格局。

  以新思维开创对外舆论新格局

  从历史上看,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全球新闻传播格局的重构紧密相关。近年来,中国媒体日渐强大。自2008年以来,全面推进“传媒走出去”工程初见成效,中央主要外宣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国家形象和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这与开展“大国外交”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家战略一脉相承。换言之,中国要成为有影响的世界大国,就要尽快扭转目前在全球新闻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切实达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 占领道义高地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及中国人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与当今的繁荣发展交相辉映,吸引着众多国际友人到访、定居中国。众多中国故事正在上演,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占领道义高地,向世界展现和谐、友好、博爱的中国,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意,对型塑中国形象,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增强国际话语权的策略性思考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向我国新闻舆论传播界提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等12个方针。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