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国际话语权的策略性思考
2016年04月29日 07: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29日第956期 作者:贾文山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向我国新闻舆论传播界提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等12个方针。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基于习近平的总体讲话精神,本文仅就如何快速高效、分众化和差异化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球舆论引导工作的新局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提供几点建议。

  借船出海  继续前进

  支持和鼓励国内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持续不断、井然有序地在一系列高端国际媒体和杂志上,就中国国内、国际政策作系统的解读,对一系列世界事件发表评论。几年前,郑必坚和王缉思等国内著名理论工作者和学者在美国著名外交杂志《外交事务》上就中国和平崛起分别发表权威性政策解读文章。这些文章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精英舆论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是借船出海成功的案例。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治国纲领、政策和战略,有关研究机构或学者应沿用借船出海的做法,在国际一流媒体上系统、全面、准确、连续性地发出中国的声音。这样做不仅会在国际受众中就中国现状、发展,以及对外政策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还可能提高中国在全球的感召力和领导力。虽然国内一些著名政论杂志开始在美国出版英文版,目标定位比照美国著名外交杂志《外交事务》,但目前距离这一目标仍然较远。因此,完全依靠中国走出去的“在地化”媒体,及时有效地发出中国声音仍不现实。总之,中国应该继续搞好国际媒体公关,把中国的正能量通过已有的国际高端媒体及时传播出去。

  借船造箭  精准发力

  当代中国思想理论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实践,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创新,国内的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和知识精英都时常感到应接不暇,更何况有着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外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对这些变化和创新的捕捉更是力不从心。最近两个月,笔者在美国先后聆听了一系列美国学者有关中国问题的高端讲座。笔者发现,不论专业水平,他们大多对中国宏观问题了解不够,甚至有些缺乏基本常识。因为信息沟通渠道和思维老化,明显在报道和研究上跟不上当今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形势。

  笔者作为一家海外全球性中国研究论坛信息网络交流平台的成员,通过几年来的在线观察,发现这一平台在线成员揽括了以欧美为主、全球其他各国为辅的高端智库和著名高校的中国研究专家或观察家,以及大多数著名媒体报道的中国记者。尤其来自欧美的在线成员,主要分享海外欧美英文媒体报道中国的内容,对中国的国际报道如《中国日报》外文版消息仍持怀疑和排斥态度。这些分享报道对中国的变化发展挂一漏万,许多内容隔靴搔痒。其中主要原因依然是这一平台在线成员大多对中国持续抱有意识形态偏见。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沈大伟症候”。

  治愈这种症候是“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的关键一步。如何“治愈”?笔者认为,针对这些群体,尽快委托国内国际化程度高的高校或智库主办中国语言文化水平提高班或速成班,组织有的放矢的实地考察团,开办中国语言文化历史水平提高班。与国外相关高校或智库联合主办高端学术交流会。建议国内学术界里外合力,把当今海外中国学向新汉学转移作为急迫的重大战略,强力而又不失巧妙地推进。

  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这表明在构建全球舆论引导工作的新局面工作中,自力更生的原则将会日益凸显。笔者认为,自力更生即应该亲手建立中国所有并由中国人自己掌控的全球媒体机构,提高制度性、机构性话语权。“借船出海”和“借船造箭”毕竟不是长久之策。从中长期来讲,中国应该打造自有的能够发挥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全球性全媒体集群。只要运用政治家的国际眼光和容纳全球的胸襟,具备最职业化的能力和最发达的传播技术,这些全球性全媒体集群在全球范围内就能发挥协调共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真正开拓世界媒体新秩序。

  为了培养高标准的国际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笔者建议采纳中国日报社社长朱灵在201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建言,在中国创立六家全球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国全球新闻传播平台中长期需求培养输送数量可观的高端国际舆论人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年经历了量的飞跃。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亟须从量到质的飞跃,从内向型全球化、内卷化到外向型全球化的飞跃。建立六家国际新闻传播学院师资从哪里来呢?笔者建议大胆灵活地引进在美欧港台澳等地区高校任教的教授或新近毕业的新闻传播博士。这些海归和本土人才既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中坚力量,也将成为中国这六家新型全球新闻传播学院建设的先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