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019年09月02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日第1769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数据成为驱动城市智能化发展与创新的关键动力。8月29日,南非开普敦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院高级讲师扎丽娜·帕特尔(Zarina Patel)在世界经济论坛官方网站发文称,“技术发展与数据生成促成了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反馈环,并最终推动人类进步。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智能化发展都需要依靠科技,但鉴于不同国家城市环境的差异,对于技术和数据的应用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特征”。针对如何通过技术方法解决城市中的诸多挑战,技术将以何种形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谁将从中受益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科技在不同国家作用各异

  帕特尔在文中提到,在2019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未来城市论坛:城市智能”论坛中,曾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利用技术方法提高城市中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实效性,进而让城市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些国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搜集数据,以达到合理规划城市的目的。在论坛上,城市智能、新型的人口流动性、视觉信息、政府治理等话题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框架。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城市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在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提供服务和管理系统方面存在的不平等,以及应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处理污染源的分布等问题。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理、环境与人口学院住房、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心副主任黛比·福克纳(Debbie Faulkner)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轨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科技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提高基础设施的效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主要是根据生成的数据进行更合理的城市治理。

  福克纳举例说,在伦敦等交通拥堵的城市,自动驾驶技术很可能成为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对于像肯尼亚的内罗毕等城市,相较于自动驾驶技术,他们更需要了解有关城市贫民交通模式的数据,以便政府可以制定更好的人口流动方案,合理规划城市空间。为此,肯尼亚政府已经通过搜集和分析内罗毕居民的移动电话数据,提早制定相关方案。这个例子说明,技术在不同国家都可以发挥作用,但不同的城市环境需要的技术类型是不同的,而且有些城市还可能需要定制化的技术。但无论如何,技术与数据都能在提升城市治理方面发挥潜在作用。

  物联网技术可解决城市难题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推动城市转型已经被提上城市治理日程。但是转型的背后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例如,民众如何能在转型中受益、技术如何迎接城市治理中的众多挑战等。

  对此,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莉·布莱恩(Julie Bryhn)认为,物联网作为智能技术的一部分,可以解决城市智能化发展的部分难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使各种实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互联互通。通过创建一个能够智能交互的对象网络,为一系列技术创新打开通道。这些创新可以帮助改善公共交通,提供准确的交通报告或实时能源消耗数据。物联网还可以更准确地分配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发挥作用。譬如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政府投资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光纤网络,提供支持物联网系统的免费高速无线网络,这样就能更好地整合水、照明和停车场等智能系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也建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测交通流量、能源使用和公共安全情况。

  布莱恩认为,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降低成本,是城市智能化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不但改善了人类与环境的互动方式,还将改善城市与人类的互动方式,并最终确保人类生活得更加环保、健康,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和谐。

  加强国际层面合作

  城市的智能化是一种聚焦社会、自然和科技的复杂系统,需要开发者拥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层面的合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环境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特玛·米尔斯坦(Tema Milstein)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我们在研究城市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时,发现数据集中性与知识系统性非常重要。加强世界各地的科学政策联系已经成为扩大城市智能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加强对地方、国家和国际各个层面的数据统计系统和高质量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但任何新的研究与试验性方法都必须遵循三个前提:了解城市运作方法;了解城市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合理利用资源,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社会过渡。

  米尔斯坦说,为了确保科学与政策之间有效联系起来,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人员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当前城市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其次,还要集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各领域人员,包括普通民众、私营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等,共同合作探讨和制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制定的解决方案需要打破既有的传统,弥合科学与政策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与实施方案,才会具有可行性,并最终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