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是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月31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主办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论坛第26期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统筹谋划一体化发展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历经近40年发展,如今迎来了实现质的飞跃的新机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夏锦文提出,进入新时代,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样板区方面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和责任。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运用“一盘棋”的全局视野和战略智慧,对一体化发展进行统筹谋划。
认识和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涵要求,要具有新视野。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表示,从现实来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是三个相互配合的国家战略规划。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内部空间整合与重构是重点。从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史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经过30多年建设发展,目前已进入到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品质城市群的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角度切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俊龙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顺应经济社会需要和发展潮流。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开展创新合作,如联合专利申请等,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抓住发展重点和关键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词。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权衡认为,“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实现区域间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区域内的全方位开放合作,区域内部则要实现差异化、互补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一体化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城乡、产业、区域等各层面实现协调、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发挥好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作用,又要辐射带动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章寿荣表示,一直以来,创新与开放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是内源动力、内生动力,开放是外源动力、外生动力。因此,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依靠再创新、再开放。要实现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开放必须由“对标总量扩张的创新与开放”,转向“对标结构优化的创新与开放”。要以“升级版创新”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源动力,以“升级版开放”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源动力。
综合施策 多途径推进
“长三角共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需要握指成拳、密切协作,面向世界大势、国家大局,谋定位、思担当,主动应对。”章寿荣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动力结构转换,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内部有效需求。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原始创新,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离不开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要让各有特点、各具特长的高质量发展聚合成为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升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能力,使内需成为驱动生产的关键因素。要以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供需匹配,推动社会向高阶形态跃升。要升级开放结构,推动制度型开放,从而集聚全球高级要素,使产业走向高端化,更好地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
权衡表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有新的动力引擎。要发挥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区相关具体规划有效对接,以统一有效的发展规划引领长三角地区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培育市场推动力,发挥市场在空间和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各类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提高长三角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塑造创新驱动力,努力提高技术进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要建设和完善利益诉求协同机制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
杨俊龙谈到,将长三角打造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要落实好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在市场和政府关系方面,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推动企业合作,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各地政府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从而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赵伟认为,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为企业发展和要素流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江苏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对照世界标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区域。要发挥好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地理要冲的区位优势,以及作为国家多个发展战略规划叠加区的优势,着力解决好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而居民可支配收入低、创新能力高而研发强度低等问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