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记者就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意义、新文科“新”在哪里、如何推进新文科建设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价值理念。文科教育面临全方位的深刻变革需求,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国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思想、中国制度,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李石勇表示,当前,我国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在研究领域上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走向多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方法革新,推动跨学科、多学科协同创新,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新工具。
强调研究的实践意义
受访学者普遍表示,新文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传统的文科知识体系,而是要在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意义。通过跨学科融合、多学科交叉等途径,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传统文科精细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进行创新和变革。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认为,新文科有三个“新”,即新的研究问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论视角。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文科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通过跨学科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新的研究工具,用跨学科视角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社会问题,并用研究成果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以建设新文科为契机,着力构建体现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在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德胜看来,新文科之“新”,主要是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文科基础知识构造、教学范式等方面而言的。“新”字的核心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发展目标定位不同。新文科更注重人才培养的综合效能及社会适应性。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新文科更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力图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新技术,来扩张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空间,为文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动能。第三,人才培养的具体教学范式不同。新文科更加注重拓展知识生产和传递的空间形态。
李石勇表示,新文科更加强调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因此,新文科建设要面向中国在治国理政、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在总结中国经验、阐释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新文科更加强调跨学科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在注重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这有利于填补单一学科微观研究领域的空白,更有利于释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在更高和更深层次上实现重组,进而在整体上推动知识创新。
提升文科教育质量
夏泉表示,新文科建设当前面临文理之间存在专业隔阂、数据资源共享难度较大、投入经费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当充分认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加大科研投入,发挥优势学科的力量。各高校之间应打通界限,加强资源整合。高校还应该突破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新兴文科专业。比如,在本科教学阶段就注重文理课程搭配,有意识地培养复合型的科研人才。组建科研团队时,应注重专业分工,侧重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方向,以求产出具有较大覆盖面的、可被其他学科借鉴的、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
谈到如何推进新文科建设这一问题时,王德胜认为,切忌把新文科建设简化为“做加法”。要全面考虑到新的条件下文科知识体系构造的新特性,考虑到新技术对文科人才知识接收方式的改变。要在融合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并以此带动形成新的跨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推动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实现升级换代,并使之有效融入新技术条件下的文科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邓绍根提出,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坚定“四个自信”,自成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加快理论体系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能产生国际影响力、体现出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要统筹规划,深化文科专业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新兴的文科专业;要积极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方法手段,提升文科教育质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