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编撰中的异体字整理和研究
2022年05月10日 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0日第2402期 作者:宗慧坚

  虽然“异体字”这个名称最早见于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自汉字产生之日起便已存在。汉字是意音文字,其表意表音方式灵活多变。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字;同一个形声字可以使用不同的意符或声符;同一个字的偏旁组合位置可以不同。加之汉字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演变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日益增多的异体字,再经过近两千年的编撰积累,字典收录的异体字越来越多,其解说方式也日趋完善。关于异体字的诸多问题都值得继续研究,编撰整理异体字更是字典编撰中促进汉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异体字收释一脉相承

  许慎在编撰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时,已经注意收录和处理异体字。该书把异体字称为重文,并在具体解说异体字时用了“俗作某”“或作某”“古文”“籀文”等术语,这应该是后世学者称异体字为“俗体”“或体”“古文”之来源。南朝梁朝的顾野王编撰了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以后宋代司马光等人的《类篇》、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等,这些部首字典形成了古代字典的主流系统,而且都注意收录和解说异体字。根据字典编撰中解说术语的不同,上述字典中的异体字可分为四类。一是或体,指一个字的另一种写法。上述几部字典中的解说术语为同某、与某同、或作某、或从某、古从某、某或字、某本字、本作某、或作某、与某同。二是古体,指隶定古文,即古代字典或其他文献中用楷书或隶书笔法转写成的古文。字典编撰中的解说术语为古作某、古从某、古某字、古文某字。三是俗体,又称俗字,指流行于民间而未取得正体地位的俗写汉字。区别正和俗的标准,往往随时代而变迁。明代《字汇》,一改历代字典编撰中的传统偏见,确立了“正俗兼收”的原则,保留了一部分古今俗字。而它之后的《正字通》,则收录了更多的俗字。字典中的解说术语为俗某字、俗作某。四是讹字,即错字,指形体讹误的字。在汉字的历史长河里,有的讹字经过长期使用,习非成是,最后被字典收录,也成为异体字。对于这类字,字典的解说术语为“某字之讹”。

  清代敕修的《康熙字典》,作为我国古代字典之集大成者,广泛收录字之古体、或体、俗体和讹字。《康熙字典》沿袭《字汇》处理异体字的方式,所用术语以“同某”为主。由于《康熙字典》的释文大都是照抄历代辞书,所以在“同某”之外,也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其他不同的解说术语,有“与某同”“或作某” “古文某字”“俗某字”“某本字”“本作某”等。

  继承发展异体字收释传统

  现代字典在编撰中保留了古代字典所收录的异体字。另外。一些古代字典未收录和后来新出现的异体字也被收入,同时古代字典对异体字的解说方式也得到继承和发展。

  《中华大字典》出版于1915年,是一部现代型的大字典。该字典纠正《康熙字典》的偏误,力求取而代之。相对古代字典而言,该字典的注音、释义以及义项排列都十分规范。它处理异体字,继承了古代字典的方式,大部分采用了“同某”“某或字”等术语。术语“某或字”源于《说文解字》的“或从某”,所以《集韵》将异体字称为“或字”。《中华大字典》术语“某或字”,就是承袭于《集韵》,采用了“古某字”“某本字”“俗某字”“亦作某”“某省字”等传统术语。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以舟部为例,《汉语大字典》的第二版更比第一版增收33个字,其中27个为异体字。《汉语大字典》在编撰中处理异体字的方式最为规范,一律用“同某”这个术语。在“同某”之后,再引用古代字典的释文做具体解说。这样,既统一了释文的格式,又能显示每个异体的来源和时代。

  《汉字海》出版于2018年,是迄今为止收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型字典,但该字典释文比较简单。例如,《汉字海》的舟部收字429个,其中异体字220个。它的异体字解说术语,绝大多数用“同某”,但仍有“某的俗字”“某的古字”“某的本字”“某的讹字”,甚至“某的异体字”等不同提法。

  《汉语异体字大字典》出版于2018年。该字典收录4万多个领头字和异体字作为字头,这4万多个字头是从6万多字中甄别出来的,由此也可见异体字在汉字中涉及面之广。《汉语异体字大字典》的舟部收录了56组异体字,从异体字的“组数”来看,比前述许多字典要少一些,这是因为前述各种字典注重字头的排列,所以异体字多为两字一组,常常把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字组成的异体字组拆散,变成以两个字为一组。而《汉语异体字大字典》经过科学的分类整理,将舟部异体字分为2字组至7字组等不同的异体字组,所以异体组数虽然少了,但字组分类排列科学合理。

  《汉语异体字大字典》不是将一组异体字区分为正体字与异体字两部分,而是分为领头字与异体字两部分。因为一组异体字的正体,一般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再经权威的字典(有的是官方字典)确定。一组字里的正体和异体,不同时期可能还会有变化。所以,鉴于某些正体异体的不确定性,《汉语异体字大字典》提出“领头字”这个名称,这不失为一个比较稳妥的处理办法。

  助推汉字继续规范

  字典的编撰者和汉字学者们对异体字概念的认识分歧很大,因为异体字与古今字、通假字的关系十分复杂。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在仅先谈两个方面。

  第一,有人认为只有部分义项相同的字不能叫异体字。但有人认为,异体字可以分为全等异体字和非全等异体字两类。全等异体字是指一组异体字的义项完全相同;非全等异体字只有一部分义项相同。实际上,历代字典里都有全等异体字与非全等异体字,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录的“你、妳”同为第二人称代词,但“妳”仅用于女性,而“你”男女通用,二者为非全等异体字。所以,从异体字整理习惯传承来看,应该承认非全等异体字的地位。

  第二,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不应包含古今字和通假字,但在历来字典里被处理成异体字的古今字和通假字也不少,如“舫:方或字”。(《中华大字典》)方字本义指相并的两船或筏,亦指以舟、筏渡河,此义项始见于《诗经》。后来“方”字又有许多引申义项,就新造“舫”字来表示原来的义项,于是“方、舫”构成了一组古今字,也属于前述的非全等异体字。这种情况,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也存在。如“占、佔”:“占”本义为占卜,引申义有“占有、据有”等项,后另造新字“佔”来表示“占有、据有”的义项,所以两者原为古今字。

  汉字构形学理论认为汉字的构形模式是成系统呈现的,对异体字可以用系统统计的方法进行认同别异的整理,在全面搜集相关论著和辞书中已认定的异体字材料的基础上,依据统一的理论原则和鉴别标准进行审核,最终形成新版的《异体字整理总表》,力求从形式上直观地认定异体字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布的异体字整理表,只是为了精简当前的实用字数,规范社会用字,不可能涉及全部异体字,而在字典编撰中整理和研究异体字,内容则更为广泛,涉及古籍阅读、汉字研究、辞书编纂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

  对异体字进行系统整理,我们还应做好以下工作:梳理每一组异体字的形体流变过程,以及在历代文献使用中彼此发展演变的关系,归纳总结异体生成的规律,探求其本质;进一步研究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同形字、讹字等相关的理论,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字际关系术语,推动汉字学研究;在科学的文字理论指导下,制定原则和具体认定方法,优选正体字,为汉字的继续规范整理提供依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16ZDA17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