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哲学探微
——兼谈对体验哲学的修补
2022年04月19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9日第2390期 作者:王寅

  绵延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经历了三次转向(毕因论、认识论、语言论)之后,于20世纪50—60年代又出现了第四次转向:后现代论。由于后现代哲学门出多家,观点各异,且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论述,为方便起见,我们拟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的人本性和批判性;第二期的解构性和破坏性;第三期的建设性和体认性。莱考夫(G. Lakoff)和约翰逊(M. 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当属第三期,其中的三条原则“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无意识性、概念的隐喻性”都具有后现代哲学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在西方学界盛行唯心论时他们提出了唯物主义的体验观;第二,在盛行研究有意识思维的年代重视弗洛伊德(S. Freud)的无意识性;第三,在盛行求真的形而上哲学主流中强调违反事实的隐喻性。这些都明显具有后现代第二期的“解构性”特征,有力地反思和挑战了流行的传统哲学,也为学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补充方案,这使得该理论明显具有第三期的建设性特征。

  体验哲学功过兼具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体验哲学》中反思了西方主流思想,挑战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信条,展现了人类思维遗传的基因密码,揭示了人类进化本质的奥秘,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其上所建立起来的认知语言学(简称CL),使得语言学界摆脱了索绪尔(F. de Saussure)和乔姆斯基(N. Chomsky)基于唯心主义和客观主义所建理论之束缚,终于让语言学研究回到了唯物论路线,开启了语言研究的后现代新时期,我们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认知语言学的价值之所在。

  莱考夫和约翰逊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将哲学和语言学带入到前沿,而且其研究方法也很值得学习。笔者认为,莱考夫和约翰逊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建构体验哲学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很多伟大的语言学家也是循此之法建立其理论的,如索绪尔将经济学中的“供给vs需求”引入语言学界,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中提出了“横组合vs纵聚合”;乔姆斯基将数学中的生成观整合进语言学研究,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韩礼德(M. A. K. Halliday)将索绪尔的“系统”与弗斯(J. R. Firth)的“功能”相结合,提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王治河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整合论研究方法之上的。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在学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很多学者与这种“创新”方法擦肩而过。体验哲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研究方法,值得学界关注。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功与过总是结伴而行的。经过这些年的思考,我们发现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哲学视野尚不够开阔:在论述“心智的体验性”时未能提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其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所在,也是中国学者所无法认可的。体验哲学具有后现代思潮的诸多特征,而莱考夫和约翰逊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这说明他们尚缺乏哲学的最前沿信息。基于体验哲学所建构的CL强调用十数种认知方式(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认知模型、心智空间、概念整合、隐喻转喻、识解、关联等)来统一解释语言各层面的心智成因,但他们始终未能将其上升到后现代哲学的体验人本性的维度来论述。他们在书中提出要反思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不足,但未加细说,或许本就不打算说清楚。他们虽对传统哲学存在质疑,但时而还徘徊于“体验性 vs 非体验性”“意识性 vs 无意识性”“隐喻性 vs 非隐喻性”“客观主义vs非客观主义”二元之分的阴影之中。这都表明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建构“后现代的体验哲学”时,还染有形而上学的痼疾,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体认哲学可望弥补上述缺陷

  为此,我们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吸收后现代哲学中的积极成果,提出了本土化的“体认哲学”(Embodied-Cognitive Philosophy),主要论述了以下六个议题:用“体”和“认”两者的结合实现“感性论vs理性论”的结合;批判“客观主义vs非客观主义”之分,倡导“客主兼治”和 “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型”(简称SOS);用认知/体认语言学中的“识解”来解释人类的主观性来自哪里;用认知/体认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解释人类创造力来自哪里;仿照基于体验哲学建构认知语言学,我们基于体认哲学建构体认语言学;详析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以解释“物质如何决定精神”的过程。

  西方哲学一直纠结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先后关系,围绕它在哲学界出现了两大阵营:感性论和理性论。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体验哲学”中也述及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并提出了“客观主义vs非客观主义”之二元区分。莱考夫和约翰逊虽在批判形而上学,但依旧烙上了二元论的印记;而且“非客观主义”这个术语有排除“客观”之嫌,容易误导读者,这与他们所倡导的“心智体验性”互有矛盾。况且,人类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识得部分真理,这才有了今天的现代科技。体认哲学认为,人类通过“体”和“认”来互动体验客观世界,可以获得对它的局部认识。但是人类的心智具有局限性,因此体认过程是无止境的,我们永远走在通达真理的旅途之中,这就是体认哲学所倡导的“转喻性认识论”。

  建构SOS理解模型

  从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非客观主义”所述具体内容来看,他们意在强调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绝非纯粹客观的,主张主客结合论,但术语名称却未能很好地体现出这一关键立场。为此我们基于客主兼治观建构SOS,以弥补莱考夫和约翰逊这一二元区分之失误。西方哲学就主体和客体(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分别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客主(OS ,客体可镜像般地映射入人们的心智)—主客(SO,人的主体将先验的知性范畴加在客观外物上)—语客(LO,理想语哲学派认为语言与世界同构)—语主(LS,语言理解需考虑人的主体和语境)—主体间性(SS,人类通过语言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协商而形成共识)。

  体认哲学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故而建构了SOS,将具有基础性的O(客体)置于中间,两边各有一个S(主体),意为:我们面对的是相同或相似的客观世界,这决定了人类必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它也是人类得以相互沟通、进行交际的基础。特别是对于自然科学,全世界几乎所有学者都可能有相同的认识。此模型中两边的S在面对同一个O的时候,有时S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SOS不仅包含了上述OS、SO、LO、LS、SS等观点,更强调这些要素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据此便可较好地解释我们如何认识外物和理解世界的途径。显而易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更有两者或多者之间的互动,若加入“语言”因素,更可彰显出该模型的多元互动性。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哲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