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著展现舍斯托夫哲学思想
2022年03月28日 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8日第2376期 作者:王赟鹏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是20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白银时代俄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存在主义哲学先驱之一。他早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和基辅大学法律系,晚年长期在法国巴黎大学任教,撰写了大量论著,与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斯·舍勒等过从甚密。舍斯托夫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后,获得了比较好的反响。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13卷本《舍斯托夫文集》中的第1卷《莎士比亚及其批评者勃兰兑斯》、第6卷《伟大的前夜》、第12卷《唯凭信仰》、第13卷《希腊哲学史讲演录》系首次被译为中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通过对这4卷的评介,透视舍斯托夫的哲学思想。

  舍斯托夫“悲剧哲学”的萌芽

  《莎士比亚及其批评者勃兰兑斯》是一部热情洋溢、充满思想张力的哲学著作,其中蕴藏着舍斯托夫哲学思想的萌芽。舍斯托夫激烈反对批评家泰纳和勃兰兑斯在解读莎士比亚时展现出的实证主义和怀疑主义,主张高扬理想主义和崇高道德,并表现出了对思辨哲学的必然性体系的不信任。必然性作为重要哲学概念,是合理性的内在依据,一个事物是否合理的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必然性;同时,必然性又是普遍性的重要支撑,没有必然性就很难具有普遍性。对必然性的推崇在西方哲学界居于主流地位。

  在舍斯托夫看来,必然性仅代表着人们面对现实时的一种无奈的认知和理解,而哲学是伴随生命全过程的思想活动,是面对必然性而进行的思想对抗和斗争。舍斯托夫反对的是人们无法把握的必然性,主张对必然性的解释不能脱离具体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他主张要把具体的人生及其悲剧等问题放在首位。在舍斯托夫看来,哲学的根源正是人类的悲剧,人类生活需要从痛苦、悲剧和死亡中解脱出来。舍斯托夫的悲剧哲学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哲学反思,而且是要揭示人的个性、自由心理与理性法则的深层对立。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人和人的悲剧,更批评了否认此类悲剧存在的思想。“当时代纷乱无序时,当存在露出其可怕的情况时,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能做什么呢?”舍斯托夫通过莎士比亚戏剧所表现出的景象及剧中人物的命运,深刻地洞察了其所处时代的动荡与不安,并且极力通过他所理解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来为这个动荡的世界寻找一个安顿灵魂之所。“悲剧哲学”反对“科学与道德”,是为了反抗抽象理性规范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压制,认为对于在世上现实存在的人来说,科学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把具体感性的人类生活及其悲剧性放在前景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自由,时刻受到外在规律的支配。由于《莎士比亚及其批评者勃兰兑斯》阐释了人成为悲剧性存在的原因,因此,被称为“悲剧的颂歌”。

  探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伟大的前夜》收录了舍斯托夫讨论托尔斯泰、易卜生、威廉·詹姆士等思想家作品的5篇论文。通过托尔斯泰作品所描绘的“平凡世界”,舍斯托夫读出了托尔斯泰对于如何破坏和创造一个世界的看法。通过易卜生作品中关于权力与正义关系的探讨,舍斯托夫看到了关于艺术、预言、功勋等的秘密。19世纪中后期,随着以科学和理性为指导的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整个欧洲社会弥漫着对知识和理性的尊崇,理性主义大行其道。但以舍斯托夫、叔本华、克尔凯郭尔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者反对这种思潮。在其论文中,舍斯托夫批评了那些试图以逻辑推理方式推导人生始终的努力,即简单地使用希腊哲学所推崇的理性精神来解决永恒的生命之谜的努力。他认为理性主义无法解释人的现实悲剧,现代人已经处于那个凭借信仰才能够把握住存在的伟大前夜。由此,“悲剧哲学”的创造者迈出了走向存在主义的第一步。

  舍斯托夫在《唯凭信仰》一书中进一步探讨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唯凭信仰》是他去世时留下的一份未完成手稿,这部手稿想要表达的思想鲜明地体现在书名之中——“唯凭信仰”,同时也概括了舍斯托夫一生坚持为信仰而斗争的自我使命。舍斯托夫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我们往往求助于理性及其形而上学来填平深渊,然而生存的深渊是形而上学的理性无法填平的,灵魂的漫游者,不得不在深渊中寻找依靠。舍斯托夫还通过比较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与路德思想,进一步阐发了其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认识。在舍斯托夫看来,路德思想把信仰的根基建立在人凭借自己的意志而进行的信念定向活动上。不同于将理性作为信念检验标准的理性主义传统,舍斯托夫的思考打开了一扇需要直接面对人的信仰这一精神层面活动的大门。舍斯托夫坦言,他的任务,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精神信仰维度存在,且其存在并不必然以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为基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贯穿舍斯托夫的重要著作,他一生都在为人的生存境遇而奔走。

  梳理理性论与存在论的关系

  《希腊哲学史讲演录》是舍斯托夫在巴黎期间讲授欧洲哲学史的讲演录,又被称为“索邦讲义”。这份讲演录虽然是多年积累而成,但贯穿其中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即如何认识理性论与存在论的关系。讲演录以回顾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为开端,内容涵盖了从希腊早期爱奥尼亚学派(又称“伊奥尼亚学派”)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到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几乎整个希腊哲学,回顾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哲学家著作中展现的不同哲学主题。舍斯托夫并没有受限于传统哲学关于哲学史的单纯理性主义假设,而是提出,苏格拉底用抽象理念代替了真实生活,从那时开始,西方哲学的理性反思活动其实就已经蕴含了对于人的存在论的思考主题。他认为,传统西方哲学追求普遍性、必然性,并不能使人的生存、人的幸福问题都得到根本解决。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人物,舍斯托夫在讲演录中用大量篇幅反思了哲学的定义,强调要梳理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等问题。在这些方面,舍斯托夫虽然大量引用了胡塞尔的论断,但他的观点与胡塞尔不同。胡塞尔强调,为了使当代哲学摆脱相对主义的困境,应当使哲学成为严格的科学,因为科学具有普遍真理的本性和力量。舍斯托夫则认为,哲学与科学具有完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意识。科学要达到对世界秩序和规律的清楚认识,但科学不能够或不容许人超越必然性,哲学则能够或应当为人的超越性的自由辩护。在舍斯托夫看来,“哲学寻求的是本质和根据”“哲学是从人与生俱来的不安焦躁和好奇多疑中产生的”,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不应当仅仅是论证知识的可能性,而应当是人的生命需要,即作为人的生命沉思的生存论,哲学的任务是让生活在未知世界中的我们永远保持好奇心。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文明的交流互鉴”(QNXM2021005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