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探析
2021年04月19日 10: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9日第2149期 作者:钟江顺

  职业发展教育既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也是引导个体制订和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生存能力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可以通过职业发展教育为大学生提供自我发展认知、职业规划思维、职业发展心理、职业选择动机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要求的人才。近年来,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均进行了有益尝试。

  美国重视高校职业发展教育

  美国的职业发展教育起步较早。1908年,美国学者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组织成立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Vocational Guidance Bureau of Boston),通过系统的职业辅导,为求职者提供咨询和帮助。帕森斯也被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创者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美国的职业发展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指导理论体系,以及涵盖职业发展教育理念、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职业发展教育领域,美国高校主要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主张“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减轻他们对家长的依赖,通过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让学生在应对挑战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全独立。他们不仅重视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通识教育,而且注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通过专业化的“一对一”职业发展教育辅导,提升有关工作的实效性。

  许多美国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职业发展指导机构,提供专门的配套基础设施和运行保障经费,还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职业发展教育专职教师。这些教师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并经过系统化、专项化培训,需要能够满足特定的任职资格要求,履行相应岗位职责。整体上看,美国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具有专家化、职业化、信息化等特征。而规范的聘任和晋升标准也有助于保证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高质量发展。

  美国高校往往比较重视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在社会化导向的指引下,运用科学手段,人性化、理性化帮助大学生实现身份转化。除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高校还可以帮助企业制订招聘计划,提供学生和企业都可以使用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美国政府将大学生与其他适龄劳动者同等对待,通过采集其就业信息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整理发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同时,也比较重视建设完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并提供线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除了高校和政府以外,各类就业服务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也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联网、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是美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不仅会在网络化、整体化的体系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而且重视建设全国性、专业化、信息化、智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平台。利用这些平台,人们可以分析求职者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职业价值,并将这些因素与细分的3万多个职业、就业岗位供需状态、薪资水平乃至企业需求等联系起来,让求职者的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的用人信息都处于易于被人发现、提取的状态,以适应人力资源开发、岗位信息统计、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这些平台不仅可以帮助适龄人员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也可以为职业发展和人力资源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各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重点不同

  日本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注重劳动观和职业观培养,会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高校培养和提高人才的自我职业认知水平。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性的职业心理认知为基础,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要。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技能相结合,是日本高校劳动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构成要素,积极开展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实际参与职业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社会职业能力提高和社会职业心理形成,强化其自我职业认知。

  在大学生“自我负责、自由择业”理念的影响下,德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高校辅助、社会组织参与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点,而且在各高校设立主要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服务站;还通过加强立法,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统一纳入法制化和社会化管理及运行轨道。德国的许多高校还成立专门机构来承办各类相关活动,例如提供职业指导、开展社会实用能力培训、发布就业信息和举办招聘会等,但这个机构并不需要为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承担责任。

  近年来,工业4.0概念在德国备受关注,为了获得和保持在科学研究与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较为注意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相关职业选择。不仅通过校内课程、课外活动、职业培训、社会活动等持续推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而且通过完善治理机制、培养师资、加强社会参与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使更多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高质量人才进入就业市场。

  英国成立了行业性、专业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委员会,以此为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和相关师资队伍培训等。此外,还通过职业指导服务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专业性就业辅导教材和资料,发布权威的就业统计及评估成果,为高校学生提供与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专业指导。韩国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比较注重个人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其职业发展教育贯穿中学和大学,通过制定学期制、学分制、机构认证制、专业导师制、项目体验等一系列制度和《职业教育法》等配套法规及措施,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与保障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教育素养。澳大利亚的职业发展教育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关注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因素,强调计划性与突变性的统一,提出了职业发展教育的蝴蝶模型。

  通过对上述国家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理念和具体举措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高校职业发展教育领域应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高效发挥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的不同作用。同时,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建设集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查找、岗位供需、岗位分布、岗位薪金和用人信息等为一体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互通互联,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

  (本文系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劳动教育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改革”(2019XM1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