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是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心工作。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既是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想,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实践体系。其核心在于以国际理解理念指导学校课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全球素养。从比较的视角讨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问题,总结主要国家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经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
课程建设需政府及社会共同参与
各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中,不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订了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法案和政策文件,一些在国内具有影响的全国性教育组织也都参与到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行当中,纷纷出台国际理解教育的报告、意见,这都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机构还提供各种相关项目服务,积极推动本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教育法案和文件报告,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实施方式,并划拨专项经费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教育协会、全球教育论坛、亚洲协会等机构还制定了有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教学的指南。英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报告,对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小学各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方式及要求进行了说明,并实施了“全球学校伙伴关系”项目、“世界教室:发展教育中的全球伙伴关系”项目等,以鼓励英国的学校与发展中国家的学校建立伙伴关系,为学校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提供资源和指导。中国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政策文件,把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各地方政府则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研讨,制定了加强本地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一些社会组织如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全球化智库与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等,也参与到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中。
旨在培养有全球素养的国家公民
各国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究竟是培养世界公民还是合格国民?为此,美国、日本学术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出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尽管存在着学理上的争论,但实际上各国都不可能脱离国家立场去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各国也认识到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合格的国家公民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目前各国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均明确要求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国家公民,因此各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有着很大的共性,即基于民族性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上,大多数国家一般是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阐述的。总体而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包括使学生具有国际理解知识,了解本民族文化,了解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国际政治经济、国际组织机构的作用等;使学生具有国际理解能力,如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与批判能力等;使学生具有国际理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认同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认识全球关联的重要性,具有全球责任感,养成宽容、尊重人的生命、公正、真诚等品质。
课程内容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课程目的决定着课程内容。各国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内容方面也有着相似性,即主张课程内容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为原则,既要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了解本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其他民族及国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美国2010年修订的《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一个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框架》把社会科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从范围层面上表述为个人—地方—国家—国际的同心圆结构。英国政府颁布的《发展学校课程中的全球维度》对所提出的国际理解的八个关键概念(多样性、全球公民意识、冲突解决、社会公正、价值和观念、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和人权)的具体要求也是从自己—他人、本地—全球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中国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指导意见都明确要求以“民族情怀,世界眼光”为核心来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强调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本民族文化,不同民族、国家及地区的文化,全球性问题,国际组织等。
总之,对各国来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应对及日益多元的社会现实均要求本国学生学会理解本民族和本国文化,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强又要求本国学生学会理解他民族和他国文化,形成全球视野。因此,各国在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与选择上存在着共性,都要求兼顾本国和全球的需要。
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
各国都采取了多样化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方式。美国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国际事务、国际研究、国际学习等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让学生深入探索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历史文化,了解国际问题。英国中小学以政府颁布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文件为指导,积极将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入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公民、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中。澳大利亚中小学注重结合国际问题和有代表性的国际日来开展各种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千年发展目标”“贫困和公平贸易”“世界湿地日”“世界文化多样性对话与发展日”等。中国中小学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上显得尤为活跃,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了由“六大中心概念”(相互依存性、文化多元性、社会公正性、纠纷性、变化性、稀少性)和“五大学习领域”(民族文化理解、异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构成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从课程实施模式来看,各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学科课程实施模式,包括专门开设一门新的学科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及在现有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2)活动实施模式,即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来统整相关学科内容,以活动方式来开展教学。(3)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模式,即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三种模式适应了学校的需要,有助于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方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
以多元化为课程评价原则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是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和提高国际理解教育质量有着巨大作用,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一方面,各国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机构及组织从教师、学生、课程、学校等方面,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标准及方法,以考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如美国的VIF国际教育公司开发了一套K-12年级学生全球素养培养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各年级的全球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具体要求,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英国最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之一——乐施会在出版的《课堂中的全球公民:教师指南》中制定了KWL(Know—Want to know—Learned)网格、全球公民技能表、评价轮等针对学生全球素养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各国政府、民间教育团体及慈善机构还通过设置相关奖项来对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如美国亚洲协会和高盛基金会设立了“国际教育卓越表现奖”,以奖励在国际理解教育领域有着突出表现的州、各级学校、机构或个人,旨在树立国际理解教育的榜样,推广成功经验。该奖项有着明确的获奖选择标准,其中专门设置了针对学校的小学/初中奖和高中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奖标准也是衡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主要标准。英国则有教育部资助、文化教育协会执行的国际学校奖,约克郡和亨伯全球学校协会创设的全球学校奖等。这些奖项各自都有一套评价标准,目的都是促进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建设。
总的来说,各国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上,大多由政府或影响较大的专业团体来出台评价标准及方法,并以多元化为主要评价原则。具体表现在: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国际知识的掌握和国际理解思维的成长,而且更重视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国际理解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的形式外,还运用侧重口头表达的研讨与辩论、汇报与演讲,书面表达的论文与研究报告,体验与行动的角色表演、实验或调查等方法来全面考查学生;评价对象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评价主体则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小组合作伙伴、社区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注重开发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为了提高国际理解教育质量,各国非常强调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开发丰富多彩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资源。美国的谷歌文学之旅(Google Lit Trips)是一个知名的全球教育科技项目,该项目基于谷歌地图创建沉浸式3D文学实地旅行,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学著作,在虚拟世界中沿着文学人物的文化之路旅行。通过在谷歌地图上放置标记,追踪文学作品中角色的旅程,并在这些标记上填充各种各样的补充资源,学生们可以“作为虚拟乘客”在角色所经历的同一旅程中“一路前行”。中国也在深入探讨网络背景下的国际理解教育问题,不断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中就包括有了解国外历史文化的内容。许多中小学都积极通过广播台、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来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如杭州大成实验学校将国际理解教育延伸到学生QQ群,通过开设国际理解空中课堂,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则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国际理解教育专题网站,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宣传及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接触世界的重要渠道,对学生全球素养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因此,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家庭及身边的社区,信息技术在国际理解教育中越来越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重要资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