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江:华兹生——让苏轼走进英语世界
2019年05月20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0日第1695期 作者:严晓江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作品折射出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至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美国翻译家、汉学家伯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2017)选用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译介苏轼作品,他翻译出版的《宋代诗人苏东坡选集》(Su Tung-p’o:Selections from a Sung Dynasty Poet)经修订后多次再版,是较为大众化和普及性较强的苏轼作品英译本,可以说华兹生的译作让苏轼的作品走近了英语世界的普通民众。

  选译题材契合西方读者心理

  华兹生选译了116篇苏轼作品,包括诗、词、赋和书信,以诗为主,收录在新版《苏东坡诗歌选集》(Selected Poems of Su Tung-p’o)中。他在此书的导读部分简要介绍了苏轼的生平、历史贡献、文学创作风格以及宋代的社会经济情况等背景信息,选译篇目按苏轼人生历程的五个阶段展开,主要涉及两大主题:一是苏轼的宦游生涯,因为其所具有的漂泊性和无根性特点与拓荒者精神有着相通之处,更能引起美国读者的共鸣;二是苏轼的乐观精神,其坚韧执着、超然达观、追求自由、傲视苦难的特质深受美国民众敬佩和推崇。

  华兹生深受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在选译苏轼作品时侧重能够彰显苏轼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以及旷达脱俗的诗性人格追求的作品,主要从苏轼的文学艺术造诣、深沉的人生感悟以及独特心性方面勾勒其形象,迎合了美国文化所倡导的个人奋斗传统。此外在华兹生的青年时代,美国曾经兴起了一场质疑和反叛基督教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运动,一些青年学者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思想养分,以应对西方社会日渐显露的各类问题,重建健全的人生信念和价值取向。有关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华兹生的选译题材。

  然而,与其他一些西方汉学家的文化倾向一样,华兹生忽视了苏轼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较少选译能够体现苏轼心系社稷、胸怀天下的精神的作品。苏轼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作品渗透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千百年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一般而言,中国的翻译家更加注重选译能够突出苏轼思想价值的篇目,以期能够让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进西方社会,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互融共生,取长补短。

  使用直译和直译加注传情达旨

  情感相通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为了引导目标语读者产生深层情感认同,华兹生在翻译过程中首选直译,强调字对字的意思表达,以真实传递原作的实际意思为先。苏轼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寻求平衡,虽因屡遭贬谪而颠沛流离,却心怀释然,常常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体认中做出哲理性的思考。他所创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融合自然意象和人生感悟的千古名篇。苏轼在该词中既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手足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宏愿。他因月生情,以月明理,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其形态变化与人间聚散相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月亮都代表人们羁旅思乡的情怀。华兹生用“griefs and joys, togetherness and separation”表达“悲欢离合”,用“dark and clear times, roundings and wanings” 再现“阴晴圆缺”,恰切传达自我宽解和顺应缺憾之意,反映苏轼的豁达自适心境以及中国人对明月的深情。他的这种翻译方式突破时空界限,由景生情,由情至境,既有助于尊重原作意旨,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

  当直译不足以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和言外之意时,华兹生会使用直译加注的方式来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注释是一种文外补偿的手段,有助于进一步阐释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隐喻意义。苏轼历经宦海浮沉,却始终平和淡然。《寒食雨二首》就是他这种生存和精神状态的写照。该诗创作于冬春交替之际,通过描摹寒食风雨、海棠凋零之景,表达了诗人珍惜年华,面对人生风雨却泰然处之的心境。华兹生将“寒食雨”直译成“rain at the time of Cold Food”,并在注释中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在寒食节这天家家都要禁火,只吃冷食。当时苏轼谪居黄州,夜间独自卧听雨打海棠,看到娇艳的花瓣纷纷飘零坠落,令人倍感心冷如秋。“暗中偷负去”形象描绘出夜雨摧残海棠的情形。华兹生将其直译成“Of forces that steal things away in the dark”,并在注释里借《庄子》中“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的故事说明了海棠的命运。

  通过适当改写展示作者原意

  华兹生还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写使原文含蓄隐晦的意境显化。他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中国学研究,苏轼作品选译是该大学“东方经典翻译工程”的组成部分,旨在用浅白平朴的现代英语为美国民众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译本,改写就是使原文意义明晰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哀婉蕴藉、情真意切,特别是“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句,令人回味无穷。华兹生将“肠断”译为“break my heart”,点明“心碎不已”之意,展现了苏轼梦想长眠于黄土之下的人生知己此时也在眷恋亲人、柔肠寸断的情形,突出了浓浓思念之情。“明月夜”实指明月朗照下的坟茔,用“the moonlit grave”表达,清楚明了。

  此外,华兹生还会在译诗形式上进行适当改动,既保留中国古诗言约意深的特征,又遵循美国主流的诗歌创作倾向。他使用自由诗体翻译,不拘泥于韵律。在诗行排列上,每行译文基本对应一行原文,译文各行与原文各行的长度大致相当。

  在翻译技巧上,华兹生尽量使用非谓语动词代替较为冗长的分句,用现在时营造一种在场氛围,并常省略某些冠词和动词以体现古诗的模糊、灵动之美。尤为独特的是,他使用破折号、逗号、冒号等标点符号代替连词或分句,使译文短小精悍。七言律诗《江上看山》的英译就很有代表性。该诗是苏轼在旅途中创作的,描写了在江上乘船前行,所见群山如万马奔腾的磅礴景象,暗含人生易逝之感慨。“船上看山如走马”以及“仰看微径斜缭绕”被译成 “From the boat watching hills—swift horses” 以及“I look up: a narrow trail angles back and forth” 。在这里,现在时的使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现在分词“watching” 使句式更简约。破折号起到了分句的作用,既刻画了船速之快以及蜀地群山的连绵不绝,又表达出了苏轼想要揭示的世间万物瞬息变化,人们应当适应这种变化的道理。冒号引出将要陈述的内容:从江上仰望,只见山上小径迂回盘旋,连接云天,神奇缥缈。

  华兹生兼顾汉语和英语诗学规范,为现代英语诗歌注入了中国古诗的形式元素。他选译的苏轼作品雅俗共赏,在展现苏轼的诗意人生境界、实现精神超越等方面独具特色。虽然其译介还存在某些曲解和不妥之处,但华兹生为如何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维参照。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