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
2019年05月20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0日第169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新中国70年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进入新时代以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回顾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和规律,展望未来中国社会学发展走向,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表示,中国社会学为世界社会学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使农民工、小康社会、社会转型、社会团结、社会治理与社会风险等概念风靡全球,并在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下,形成了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等学科,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经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表示,当前中国建立了一套初具规模的社会学研究和教学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培养了大量社会学人才。在参考借鉴既有优秀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学以中国社会为对象,在各领域开展了具有重大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丰厚的学术积累,为未来中国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中国社会学已经发展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万里表示,社会学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社会及其变迁的理解,并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发挥了建构性的作用。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在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促进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进步。

  与社会转型实践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学研究形成了突出的研究特色。

  谢立中提到,我国社会学研究主题与我国社会转型的实践紧密相连。绝大多数社会学研究围绕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进程展开,总体上具有“转型社会学”的色彩。同时,中国社会学对具体现实问题进行的经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品格。在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方面,各种理论和方法均在研究中获得一定的应用,体现出社会学学科的多元化特点。对社会学“本土化”的探索正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者日趋强烈的自觉意识。

  “中国的独特性和所处的转型期,让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系统、具有创新性的成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路路举例说,关于“单位体制”的研究,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转型期阶层图式,基于现代化、制度、权力等不同机制对阶层结构演化的研究等都是中国社会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此外,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其他大型调查项目的实施,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系统、科学、持续和开放的数据资料,对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提升中国社会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交流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翼提出,中国将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中走过的发展道路,压缩在短短几十年之中。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以追赶性与反思性为显著特征,形成了后发优势。通过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中国维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不断推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为中国社会学的繁荣提供了难得的载体,使社会学家能够亲身参与宏大而迅捷的社会变迁过程,将自己的研究假设与现实中的社会建设密切结合,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学标识性概念,并通过对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解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社会安全等领域的新问题,不但向社会学学者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提供了新机遇。

  赵万里提出,一方面,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解决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矛盾变化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问题,这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解释中国改革发展经验也需要社会学理论创新。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社会学理论、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李路路表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始终努力将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结合起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同时通过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也是中国社会学逐渐形成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在谢立中看来,中国社会学应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同时加强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这既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需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