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文明力量 促进和谐发展
“2019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在京举办
2019年05月20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0日第169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冯黛梅

  5月16日,以“共享文明智慧,共建美丽亚洲”为主题的“2019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在京举办。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研讨环节,该论坛主要围绕“政治文明的亚洲智慧”“造福人民的亚洲方案”以及“命运与共的亚洲未来”三个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举办促进文明间对话的论坛非常及时和必要,构建人类共同未来不仅是亚洲国家的机遇,也是亚洲国家的责任。

  文明对话搭起沟通桥梁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于1993年提出“文明冲突”理论,并于1996年出版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此后,这一理论在国际社会和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论坛与会者普遍认为,相较于所谓的“文明冲突”,文明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更加值得研究和推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在发言中表示,一个文明的国际秩序不是建立在消除差异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如果把差异都变成了一致,那么对国际政治文明或者对国际政治秩序是一个极大的危害。

  “文明冲突”这一有缺陷的理论产生于强调政治与安全的国际关系理论,而以文化为驱动力的社会则将文明对话视为社会发展的固有特征。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斯瓦兰·辛格(Swaran Singh)进一步谈到,在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的时代,亚洲各国遭到殖民者侵略,一些国家被迫仿效西方的政治模式。由于这些国家对宗主国过度依赖,每个被殖民的国家与邻国都处于隔离状态,因此亚洲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大减弱。随着新型交通和通信手段的发展,实时联系正在削弱人类生存的地域性差异。因此,亚洲国家未来的政治发展需要以持久的亚洲价值观为基础。古老的亚洲价值观不仅成就了中国和印度的伟大文明,也是中国与印度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印两国的机遇,同时也是责任。

  加深对亚洲各文明相互理解

  宫本亚洲研究所负责人、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熊二谈到,世界文明在20世纪已经面临危机,知识分子、精英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希望亚洲各国能够以自己的文明来弥补现有世界文明的缺陷。到目前为止,亚洲没有给出答案,这是亚洲面临的一个很严肃的课题。对此,他表示,在尊重和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亚洲各国要研究好自己的文明,加深对亚洲各文明的理解。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Ei Sun Oh)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文明自信对亚洲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三个具体途径:一是发展旅游业。中国民众可以更多地走出国门,东南亚各国民众也应该多来中国看看,这样才能对彼此的文化、文明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加强教育交流。中国学生应多到东南亚留学,同时也要鼓励更多的东南亚学生来中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在回国之后可以发挥“文化大使”的作用。三是推动智库交流。亚洲各国智库之间深化合作能够有效减少对对方的误解和误判。他还表示,文明之间进行交流很重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要实现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很大程度上要靠文明交流来实现。

  促进亚洲文明对话非常必要

  缅甸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吴哥哥莱对本报记者表示,不同国家、文明之间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寻找一个共同的平台展望未来共同的命运。这样的理念将令全人类受益。我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只有了解对方,才能找到共同的兴趣和立场。所以,开展文明间的对话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各种问题。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谢刚(Srikanth Kondapalli)谈到,通过“文明的路径”(civilization approach)来解决当下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有些问题不可能马上解决,但是需要有前瞻性的态度。从这个角度看,促进亚洲文明对话是一个很好的倡议,也是必要的。”他认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个良好的开端。但同时他也表示,由于民族国家自身的局限性,除了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等复杂矛盾,每个国家还面临着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问题等挑战,所以“文明的路径”也意味着责任的协调以及权力的抑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特别提到,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项目时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精神”,而“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洲的发展,进而为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2019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嘉宾出席。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