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基本面向
2022年09月14日 1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4日总第2491期 作者:王晖

  

  非虚构是包含文学、历史、新闻、电影、电视等文体话语体系里具有“非虚构”元素的文类集合。非虚构文艺则是介于文学和影视之间的一种“跨媒介”和“跨文体”概念,典型的非虚构文艺形式包括非虚构文学(报告文学、口述实录、传记、纪实散文等)和非虚构影视(纪录片、新闻改编电影或电视剧、人物传记改编电影或电视剧等),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当下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特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于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研究处于相对分离及各自为阵的状态。尽管在文学和影视艺术领域中都有学者以“非虚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但二者交融的综合研究甚少。我们提出“中国非虚构文艺”概念,希冀以此破除文艺创作体裁和学科研究之间实际存在的壁垒,以“跨学科”“跨媒介”和“跨文体”的研究,拓展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领航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持续健康发展繁荣,更是我们广泛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

  时下,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已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观照对象。这主要归因于研究者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内在动力、中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兴盛的现实影响,以及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非虚构文艺不断增长的旺盛需求。在此语境下,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研究,深入把握其创作的基本流变、类型范式与发展趋态,实属必然,也正逢其时。在笔者看来,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基本面向,聚焦火热的社会生活场域,凸显了时代奋进的精神风貌,视野宏阔,前景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史传传统与精神资源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有着丰厚的历史承传和精神资源。这其中,以《史记》为渊源的史传传统成为其最为重要的审美表现规范。史传传统中重史尚实、以史为鉴、借古喻今、以人为本等史学意识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文艺作品产生重要影响。受此传统的影响,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也有着强烈的写实性,强调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真实客观书写,力图以此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报告文学《革命者》再现中共主要创建者之一陈独秀引导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与赵世炎等一批欧洲留学回国参加革命的年轻共产党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真实故事,展现出中国革命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非虚构文艺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这一方面表现为作为非虚构文艺创作情感动力的大爱精神。现代社会的“大爱”主要源于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仁爱思想。文学艺术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电视报告剧《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人间世》《生门》《二十二》,报告文学《白方礼,一个人的爱心长征》等作品,鲜明地呈现了这种大爱精神。另一方面,生命文化为非虚构文艺创作提供哲学基础。生命文化追求人生“内在超越”,蕴含生命潜能和宇宙奥秘。中国非虚构文艺作品关注当下中国人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风范、人际关联、道德伦理等要素,展现他们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过程。

  故事建构与品格呈现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基本导向,其故事建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雄传奇故事的书写,其最高境界是创造具有“新史诗”内核的经典作品。电影《金刚川》《八佰》《攀登者》《中国机长》,电视剧《共和国血脉》,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喜马拉雅天梯》,报告文学《中关村笔记》《袁隆平的世界》《大国商帮》《大江之上》等从不同视角再现时代风云人物,尽显史诗风格。

  第二,讲述中华文化的故事,以显示其渊源深厚、体大精深。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电视剧《国宝奇旅》,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承载》等作品通过真实描述中国的民俗、服装、饮食和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呈现独具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力图以文艺之力铸大国之魂。

  第三,具体形象地建构“美丽中国梦”“强军梦”和“航天梦”等多彩多姿的“中国梦”,讲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中华水塔》《山神》《虎啸》《躬身》《敢为天下先》《那山,那水》《塞罕坝时间》《百年钟声》,电影《守岛人》,纪录片《零零后》,电视剧《黄大年》《马兰谣》《功勋》《大山的女儿》《焦裕禄》《国家命运》《高山清渠》等作品通过宏微相间的题材和视角,写实性表现方式,抒写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既平凡又非凡的中国人。

  现实主义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品格呈现的总体表征。这具体体现在:第一,立足于以形象化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观照、反思和批判,强化文艺作品真实反映现实、关注民生民瘼的表现能力。电影《我不是药神》《湄公河行动》,电视剧《破冰行动》,报告文学《追问》《我在人间一百年》《大河上下》《呼喊在风中》《北京风暴》《森林九章》《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薇甘菊》等作品直击现实焦点、社会热点和民生痛点,多角度透视转型时期的人生百态和百姓诉求。第二,以充满人文关怀的日常化叙述,探寻现实洪流中的中国人与中国文化遗存的命运、价值和尊严。纪实文学《路遥的时间》《工厂女孩》《宣传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国脉》《京剧》《百年巨匠》等在记录与写实之中给予受众以温润、温情和温暖。第三,以真善美的理想精神赞颂现实生活的积极与浪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非虚构文艺作品创作应以此为导向,以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话语表达与“共同体”传播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显明地体现出三个维度的话语表达和独具特色的“共同体”传播态势,成为时下“文艺创新”和“文化自信”的典型范例。

  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呈现。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表现出主流意识形态传达的鲜明性,凸显鼓舞人和感染人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电影《长津湖》《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数风流人物》,报告文学《红船启航》《抗日战争》《国家》《乡村国是》《朋友》等作品均是如此。

  二是大众艺术审美的培育。新时代的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也会崭露出高雅、严肃和精致的艺术特质,这不啻是对受众审美经验的正向提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缪斯之旅》《孔子》,纪实文学《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等作品,都力图以其出色的呈现,践行非虚构文艺创作对大众艺术审美的培育。

  三是大众意识形态的再媒介化。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尤其是其中的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日渐依赖于网络数字媒介,其所承载的大众意识形态在“再媒介化”过程中得以有效传播。正是基于此,非虚构文艺的创作者应更加自觉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众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纪录片《大国外交》《记住乡愁》,电影《中国机长》《夺冠》《长津湖》,报告文学《革命者》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基于“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对外传播,主要呈现为三个路径:一是文本相通:艺术转码与“国际化”传播。中国非虚构文艺的国际传播涉及作品的主题题材、形式特征和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若要“传播中国,连通世界”,则需承载中外各国共通的历史记忆,并以个性化传达方式达成“国际化”传播。二是文化加持:中国声音与“中国梦”阐释。在中国非虚构文艺对外传播的同时,能够“走出去”的中华文化也是非虚构文艺传达中国声音和“中国梦”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支撑。三是文明互现:合异相济与“共同体”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观,因此,中国非虚构文艺的对外传播需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正的“共同体”传播美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研究”(20BZW04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