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贯穿其中,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与能力引领。确保党在乡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乡村建设必胜信心
乡村建设,思想先行。乡村建设需坚持思想引领,坚信党建引领乡村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坚定乡村建设必胜信心。
深刻认识重要性。唯有把乡村建设始终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深入基层做好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充分认识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基层党支部要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推动乡村建设群众性宣传动员活动落实落细,引领广大农民认识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建立起党建引领、自上而下、村民自治与农民参与的良好机制。
深入领会艰巨性。进入新时代,党对乡村建设愈发重视,乡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总体来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乡村建设现状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因此,农村党支部人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刻领会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基层党支部人员要认真贯彻《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乡村建设发展要求,根据乡村的资源条件,按照乡村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乡镇和村庄,最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乡村发展格局。
深度理解持久性。打造乡村建设,不是一时一事、外在之美,而是时时事事和内在之美。乡村必须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落地,坚持高效率加快乡村建设落实,坚持高水平汇聚乡村合力,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新进展。农村党支部人员在推动乡村建设行动中,要坚持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遵循发展的秩序,稳扎稳打推动乡村建设持续良好发展。
加强队伍引领夯实乡村建设发展根基
乡村建设,关键在于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乡村能人建设,加快构建党建与人才工作的新模式,赋能人才创业活力,出真招、用实功,夯实乡村建设发展根基。
建强乡镇干部队伍。乡镇干部队伍身处乡镇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进行乡村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形成中青年相结合的合理队伍结构。要结合乡镇实际,通过“选、派、聘、备”等多种方式,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同志选拔到乡镇干部队伍中。其次要注重加强乡镇干部党性修养、领导能力的培养,提升乡镇干部的能力素质,把举措落实的力度、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准。最后,广大乡镇干部要主动吃透政策,洞悉发展态势,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村两委班子素质。村两委班子是维系乡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大力提升村两委班子能力素养,理顺两委关系,多举措促进和谐。首先要重视能力提升,提高能力素养。通过培训提升村两委班子执行决策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其次要理顺两委关系,形成乡村建设合力。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火车头”带动作用,也要发挥村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最后要优化村党支部结构,大力发展年轻党员,积极发展返乡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优秀青年、毕业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持续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群体的文化程度。
释放驻村工作队活力。驻村工作队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驻村工作队要发挥作用履行好职责,进入乡村要做到人到、心到、情到,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要立足大局,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主动与村两委沟通协调,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为推动乡村建设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
发挥乡村能人作用。乡村能人是指在乡村具有创业、营销与技术方面能力、德才兼备的人,包括乡贤、企业家、知识分子等,对于促进村民致富、乡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效应。首先要引导更多能人回乡下乡,采取措施激励并留住乡村能人在农村大显身手、大展才华。其次要发现重用本地能人。可以依托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重点培养本土能人,吸收他们入党,提高乡村能人引领推进乡村建设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
加强能力引领激活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必须加强组织动员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激活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提高组织动员能力。首先应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优化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号召力。其次要推动建立和健全乡村农民治理机制,完善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与监督等制度,让农民参与有据可循、有理可依。最后,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民群众,广泛了解农民实际需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可以借助互联网等途径,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与民众的直接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动员乡村力量。
增强管理协调能力。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增强管理协调能力,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基层党支部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走符合乡村实际的正确道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管理协调能力,形成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有事敞开说,有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现代乡村治理制度。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农村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复杂的灾害威胁,能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韧性,也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者的应急处突能力。农村基层党支部要从两个方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第一,要从源头上防范,切实提高主动预判的能力。第二,要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掌控化解的能力。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