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白茆山歌传承与保护
2020年12月18日 13: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8日第2072期 作者:陈菁

  白茆山歌,发源于江苏常熟古里镇白茆塘,至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当地老百姓抒发情感、讴歌生活的古老山歌和地域文化的代表,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它在传承、保护及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既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又能守住地方文化,是当务之急。

  白茆山歌的历史与传承现状

  历史上有关白茆山歌的记载较少,但白茆镇至今还流传着汉相张良(约公元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来白茆传授山歌的故事。在人们所传唱的山歌中,“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从文字资料来看,唐代房玄龄等《晋书·乐志下》记载“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益”,明代叶盛《水东日记》记载“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讴歌以自遣,明‘唱山歌’”,可见江南百姓传唱山歌有一定的历史。能够考证的白茆山歌分别是《三吴水利集》收录的《白茆谣》与收集在《古虞文录》中的歌谣。此外,王小龙教授认为“‘白茆山歌’是对以冯梦龙《山歌》为代表的明清民歌的稳定继承”。

  白茆山歌传唱千年,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老百姓在田间劳作时唱,在河里摇船也唱,在“场头”空地还唱。白茆山歌多不胜数,白茆镇政府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于200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白茆山歌集》中汇集了703首民歌、民谣,是研究白茆山歌的重要文献。此外,《中国·白茆山歌集》提到“白茆山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就已经很出名,从那之后,山歌的演唱不仅在吴语地区,也屡屡进京演出,且颇受好评”。不难看出,白茆山歌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繁盛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茆山歌涌现出一批新作品,研究白茆山歌的学者也在增多。1995年建立了我国首个山歌馆“白茆山歌馆”(旧山歌馆,坐落于常熟市白茆大桥旁。2014年建成新山歌馆,位于常熟市古里镇芙蓉村红豆山庄景区);1998年成立“白茆山歌发展研究会”;1999年,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了由常熟市文化局、文化馆编辑的CD《白茆山歌》(传统篇);2000年,白茆镇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白茆山歌作为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白茆山歌传承人陆瑞英受邀到北京大学演讲,同时《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首发;白茆当地政府分别在2002年、2007年、2014年、2018年举办“白茆山歌艺术节”;2016年,古里镇紫霞村首创“传唱堂”培育山歌传承人,紫霞村的沈建华、吕杏英、李月娥、姚雪华、丁惠娟等省、市级传承人,在“传唱堂”里教唱白茆山歌;2017年,当地政府与北京大学在古里镇共同建立了“民间文学和吴方言采风实践基地”。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的组织、宣传还是传承人自身的努力,都对白茆山歌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城镇化进程中白茆山歌的危机

  在城镇化进程中,白茆山歌面临着种种危机。

  一方面,城镇化使白茆地区人民的耕种方式发生变化。白茆地区的自然生态、河网地貌与农业生产经济息息相关,该地独特的风貌在白茆山歌的唱词中均有所体现,如白茆塘地区种植水稻、棉花等,白茆山歌中就出现了除草歌、种田歌、耥稻歌、种棉歌等。但随着吴地文明的不断进步,城镇化与现代化为吴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吴文化遗产及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这给白茆山歌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危机。现代化农业取代传统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越来越普遍,都影响了白茆山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另外,耕地的减少、大规模的建筑群兴起、城市的外延扩展、交通的发展,使白茆人民的生产、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白茆山歌依附于稻作文化,耕种方式的变化无疑给白茆山歌的传承和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曾经随处都能听到的白茆山歌变得稀少,甚至变得过时。

  另一方面,城镇化使白茆塘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白茆塘地区属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白茆山歌自古以来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几乎渗透在白茆乡民的方方面面。白茆山歌包括许多反映百姓生活的山歌,如织布歌、绣娘歌、织花梭、绣荷包、上梁歌、盖房歌等。不仅如此,还有情歌、盘歌、传说歌等与当地民风习俗紧密联系,如盘花、盘鸟、盘鱼、看嫁妆、做喜事、哭丧歌等。然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再需要传统的人工劳作,农民的就业方式发生改变,使得人口大量外流。人口流失,导致白茆山歌的传承人与受众人群急剧减少。同时,城镇化进程也使民众对传统音乐失去兴趣,据传承人徐雪元讲述,愿意学习演唱白茆山歌的年轻人寥寥可数。面对传承人的老龄化,白茆山歌“后继乏人”也成为最大问题。

  城镇化背景下白茆山歌传承与保护策略

  近年来,当地政府兴建“山歌馆”“传唱堂”,成立研究会,编写山歌,举办山歌节等,对白茆山歌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现实意义。但是,白茆山歌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因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护性的开发与传承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其一,建立山歌馆配套设施。山歌馆的建立对白茆山歌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民族文化”。在白茆塘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打造原生农耕“生态场”,如在城镇化的街道、建筑设计与建设中,融入“白茆山歌”文化元素,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白茆山歌原状保存在白茆地区,为山歌的传唱创造环境。

  其二,保护传承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背景下,“白茆山歌”文化传承的主体即“人”,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合理、广泛多元的方式,保护、培养“白茆山歌”文化主体。如对传承人、山歌研究成果以及曲谱建立档案,加强“白茆山歌”文化发展。另外,还要对传承人在经济上、物质上给予帮助,扩大影响,增加受众人群、挖掘潜在歌手,使白茆山歌更广泛地传播。

  其三,培养青少年对“白茆山歌”的音乐兴趣。为了白茆山歌的长久发展,在各个年龄段都要发展、培养山歌手。特别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加“白茆山歌”地方音乐特色教学,增强新生代少年儿童对白茆山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少年儿童对白茆山歌的兴趣。传承人要从娃娃抓起,学吴地方言、唱白茆山歌。

  其四,挖掘时代价值。在城镇化背景下,面对保护、传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重构“白茆山歌”的经济价值,将“白茆山歌”作为音乐产业适度发展,如以新媒体传播,推进“白茆山歌”良性发展。同时,将传承人的演唱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保存,让白茆山歌世代相传。

  其五,组织白茆游览路线。文化传承是需要创意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依托白茆实地旅游景点,将文化旅游观光项目与民间艺术结合起来,打造实景演出。将文化与景点完美整合,让人文和品牌相映生辉,充满“中国味”“民族风”的旅游演艺是对白茆山歌的更好传承。

  其六,推动白茆山歌走进高校课堂。一方面,当地文化部门或者是白茆山歌馆,可以邀请一些高校走进白茆,欣赏、了解白茆山歌;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白茆建立研究基地或采风基地;同时,与当地高校合作,在其音乐课程中开设白茆山歌选修课,由白茆山歌的传承人进行课堂讲解、演唱,让高校研究人员加入以白茆山歌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来。

  其七,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引入白茆山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纳入世界音乐的元素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白茆山歌也可以成为作曲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呼吁作曲家们将白茆山歌融入现代音乐创作,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如钢琴曲、室内乐,甚至是音乐剧等。

  白茆山歌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是其本质。因此,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白茆山歌有机地嵌入当代社会生活,白茆山歌才有无限的生命力。传统的继续、传统的现代化,是民族、文化保留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城镇化背景下白茆山歌如何实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正是文化传承者们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吴地民歌音乐形态研究”(2020SJA139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