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民族声乐的时代价值
2020年12月18日 13: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8日第2072期 作者:崔一骞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族儿女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音乐便是其中之一。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造就了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西北民歌“花儿”、藏族“拉伊”、蒙古族“呼麦”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又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演唱艺术的精华与特点,吸收、借鉴了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在自我创新中不断融入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民族声乐。一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同传唱者的多次改变和创新,融合多种音乐文化,形成了新的内核。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民族声乐的时代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不断增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中传承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最具群众基础的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民族声乐来源于人民群众,注重从民间吸取养分,致力于将通俗的口头传唱改编为具有艺术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在自身的完善中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声乐文化。民族声乐大多是由不同民族的语言演唱的,语言特点的不同也就造成演唱风格的不同。受语音、语体、语境、语势、音节以及词素、词汇和词义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系统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例如,汉语是具有多种声调的单音节语言文字系统,发音讲究五音、四声,吐字讲究开、齐、合、撮四种口腔形态变化,“声分平仄,字别阴阳,句分辙韵”,这些鲜明的语言特质,构成了汉族民歌音色明亮、声音优美、字正腔圆、韵味浓郁的声乐风格。不同的民族声乐体现着不同的民族风格,演唱者只有深深根植于自己的民族音乐沃土之中,唱出的歌声才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民族气质和民族特色。

  民族声乐的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域的声乐风格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关联,其风格特点与方言的语音、字音、韵味和声调关系紧密。不同地域间地形、地貌、气候、物产不尽相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各异,地域文化特征不一,使得民族声乐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即地域性。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民族众多,各地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不一,从而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声乐。这一点在民歌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如信天游作为西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其旋律大气磅礴,自由奔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主题常以反映日常耕作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主。而广泛流行于东南地区的南方小调,则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温婉抒情的特点。民族声乐风格的地域性体现了共同地域、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民族声乐的多元性。由于地域的广泛性、民族的多样性等原因,民族声乐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多元性特征。这种多元性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唱法上的,也有表现主题上的;既有局部性的,又有全局性的。例如,高原声乐风格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自由;平原声乐朴实健朗,色彩感强,节奏平稳;江河水系周边的声乐委婉曲折,起伏连绵,节奏灵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通过融合多元文化,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声乐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方面。同时,中国民族声乐重视吐字咬字、行腔润腔、真假声转换等曲艺唱法,并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洋声乐唱法,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充分体现出多元性。

  此外,民族迁徙、杂居,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农业、畜牧、渔猎等经济文化的结合、互补等,使得民族声乐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性特征的形成。例如,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花儿”,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花儿”是由汉、回、藏、土、撒拉、裕固、保安、东乡等少数民族共同传唱的民歌形式,其唱法灵活,曲调优美,旋律动人,唱词内容丰富,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由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却主要用一种语言传唱的民歌。在“花儿”的传播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融合唱法,创造出了“花儿”的多元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的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民族声乐从历史走来,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时代元素,赋予古老民族声乐充满活力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表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娱乐人民群众的同时,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

  民族声乐要善于抓住时代的脉搏,充分发挥音乐跨民族的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中国民族声乐须遵循这一方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传统,不断创新,放歌新时代。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