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图像初传阶段的海外研究
2020年05月25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5日第1932期 作者:王诗晓

  从考古遗存看,公元前3世纪以前,印度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佛教艺术。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馆长麦克阿瑟在实地考察了众多印度早期佛教遗迹以后,对偶像化佛教出现之前的佛教初期艺术形态有这样的描述:“首先是一种宗教符号的艺术表达,这一时期的艺术特征是信徒绘制大量象征佛陀教诲的宗教符号,而不是以人形化创造的宗教偶像。”

  根据佛教初创期的艺术遗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由佛陀“象征物”崇拜向“人形化”崇拜的动态发展轨迹。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罗兰在论述其产生的原因时认为:“早期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种以创始人教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不需要表现佛陀本人。”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居于画面中心位置的艺术母题并非永远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社会意识、官方态度、佛教自身体系的发展等关键因素都在早期佛教艺术母题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为佛教崇拜最早母题之一的飞天图像,在佛教初传阶段的壁画构图中,也符合这一特征。

  由已知考古遗存看,飞天图像在画面中的构图艺术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严格遵循佛教仪轨的“紧那罗—乾闼婆”构图。从艺术发生学角度看,印度飞天的拟人化艺术表达先于佛陀的拟人化创造。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的公元前2世纪早期佛教石刻壁画上部,以“窣堵坡—法轮”为中心轴,对称绘制两尊“飞天”。画面左侧飞天为男性,头戴印度传统帽式,圆脸大眼浓眉,颈部戴项圈,裸露上身,右手上举,手肘处披帛随风飞扬,整个身体呈U字形,下身着短裤,双腿向上自然弯曲。画面右侧飞天可能为女性,面部圆润,五官与男性飞天相似,手拿花环,下身为鸟身,身后刻有翅膀。这样的飞天形象属于佛教艺术飞天的早期形态,也是中国佛教艺术飞天的源头。根据古代印度神话记载,为佛唱赞歌的“紧那罗”是一种半人、半鸟的天神。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谢夫指出:在早期东亚宗教艺术中,人们常常将“紧那罗”与“迦陵频伽”形象混淆,因为他们在佛教艺术中都是以半人半鸟的形象出现,但实际上,两者并无任何关联。由图像出现的位置、形制及功能,我们可以断定:画面中半人半鸟的天神为飞天—紧那罗,而与他相对的天神应为飞天—乾闼婆无疑,画面中的飞天形象符合早期印度神话的记载。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石刻壁画中的两尊飞天图像,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佛教飞天图像,而他们的图像形制与艺术表达范式也成为以后几个世纪飞天壁画的“粉本”。其中随风飘动的披帛、双脚向上自然弯曲的飞翔动势以及整体的U字形结构,都可以在中国飞天的图像中找到踪影。

  其二,自由组合的“紧那罗—紧那罗”和“乾闼婆—乾闼婆”构图。早期印度佛教中的飞天图像基本都是成对出现在壁画中,但是他们的组合形式并非严格遵循佛教仪轨的要求。比佛利尔美术馆所藏佛教石刻壁画时间稍晚的中央帮桑齐大塔北门壁画(公元前1世纪),用两尊“紧那罗”的飞天组合取代了“乾闼婆—紧那罗”飞天组合。另外,收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的公元1世纪佛教壁画,描绘的是一处佛教遗迹,遗迹周围环绕着崇拜者及飞天。飞天图像仅存1幅,另一幅残损。从仅存的飞天图像看,此尊飞天为男性,帽饰、面部特征与佛利尔美术馆藏飞天图像相似,双手放在胸前,但肘部并没有披帛,身体自然向上弯曲,但弯曲的幅度比佛利尔美术馆藏飞天略小,从残损飞天的细节特征看,对应的两尊飞天均为人首、人身,可能为“乾闼婆—乾闼婆”组合,而非常规的“紧那罗—乾闼婆”组合。

  佛教初传阶段的飞天如何影响中国佛教艺术中飞天的创作呢?这种影响应当与佛教本土化的发展相关。汉学家许里和认为: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得而知,它可能从西北慢慢渗入,经由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上的两条支线在敦煌进入中国,并且从那里穿过河西走廊进入“关中”和华北平原,那里正是后汉都城洛阳坐落的地方。这种渗透可能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在同期中国文献首次证实佛教此时已经出现)之间。这样的观点也从众多的中国、印度考古成果中获得了支持。具体到飞天图像,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我们可以从许多中国飞天图像遗迹中看到对于早期印度飞天形制的前后继承关系。如龙门石窟唐代窟龛雕于窟顶莲花周围的飞天图像,大多俯卧,作飞翔状,身体略呈弧形。飞天束发髻,多戴项饰,袒上身,下着袖腿长裙,披巾多于头后扬成一个大圆环,末端自腋下后扬或绕臂后飘。喜龙仁曾指出:当时工匠虽然不可能熟悉真正的印度造像,但他们一定多少知晓那些类型。从艺术表征看,中国飞天图像与印度飞天图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形制关联。这样自西向东的演变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梳理印度—中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对于印度佛教不断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中国独立的佛教体系,中国佛教艺术也进入上层社会视野,发展出符合自己民族精神的各种形象。尤其是以飞天为代表的众多佛教元素出现在中国的地下墓葬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清理分析与深入讨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宗教美术考古编年史(1949—2016)”(17AZJ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17ZDA237)、江苏省创新计划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范式转型研究”(KYZZ16-01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