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反讽到符号反讽
2020年10月28日 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8日第2035期 作者:赵毅衡

  “反讽”,可能是当代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同仁最喜欢的选题。21世纪以来,书名标明讨论反讽的著作有近20本;中国知网标题中出现“反讽”,以及关键词为“反讽”的论文,多达2000余篇。文学语言必然是反讽语言,这是新批评派对反讽语言的最宽定义,这类论述中关于“新批评与反讽”的题目特别多。从最宽的意义上理解反讽语言及文学的反讽精神,是现代文学理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论证线索直接从现代性连接到后现代性,因此现有论述中也有眼光比较远、讨论反讽文化维度的,虽然出发点依然是语言文学。《论反讽》(倪爱珍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一书,努力开拓反讽符号学研究新天地。

  当今社会文化进入全新时期。文学在文化生活中的比重下降,这种趋势已不可能抑制,文学活动所依赖的语言媒介的重要性随之降低,视觉/听觉成为当代文化最重要体裁所凭借的媒介。这就迫使我们对文化的理论考量从文学转向图像、影视,我们面对的修辞也不得不是跨媒介的符号修辞;而对各种主要修辞格的研究,也不得不从语言、文学转向符号、图像。这个转变不仅在国内学界尚未完成,在国际视野中也没有看到成功的先例。

  要把一个修辞格从语言搬到非语言符号中去,不是简单的平移就能解决的。语言是人类最大、最系统化的符号体系。修辞学与语言的结合如此紧密,以至于修辞符号学必须寻找一套全新的研究方式。修辞的语言形式研究已有3000年历史。要打破这些规律,绝不是换几个例子就能解决的。就拿明喻与隐喻这两个作为起点的修辞格来说,一旦失去了“是”“像”“如”“似”这样语义明确的词,如何能说明图像/听觉文本之中的修辞关系?简单的修辞格已然如此,一旦必须在非语言媒介体裁中处理如反讽、悖论、解释旋涡等复杂修辞关系,就更加困难。

  该书将反讽研究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转向接收者对文本的阐释,即解释者对符号文本及语境的综合考量。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把修辞转为“文本自然化的一种认知框架”。这是一个有效的研究立场,期待一种睿智的重点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阐释方式。不过,这就需要将全书的论辩路线,从文本形式转向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方式,转向文本中包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也就是把反讽从一种文本构成方式,转变为一种符号表意方式。通过这种视角的转换,完成从语言反讽研究转向符号反讽论辩的复杂操作。该书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它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书中的“阐释转换”值得学界仔细讨论,以打开眼界、跃入一种崭新的方法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