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一路同行,并不断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谱写了同样震撼人心的华彩篇章,塑造了一系列洋溢着现实主义精神的改革英雄形象,构成了一道分外亮丽的文艺风景。
百折不挠的改革英雄形象
乔光朴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企业改革英雄形象的代表,是《乔厂长上任记》的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这是当代文艺为我们奉献的第一个改革者形象,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为后起的众多改革者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我们从《沉重的翅膀》中的陈咏明、《跋涉者》中的杨昭远、《改革者》中的徐枫、《新星》中的李向南、《深圳人》中的王东安、《反水》中的凌锐、《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等人物身上,都能深切感受到与乔光朴类似的思想性格。
第二,乔光朴的思想性格具有现实深度。这个改革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思想解放、敢想敢干、善于创新,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且意志顽强,百折不挠。这正是改革之初最难能可贵的一种人性品格。作品将乔光朴的这一性格通过一系列尖锐的内外矛盾和冲突逼真地展现出来,显现出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第三,乔光朴身上闪烁着宝贵的人性光辉。作者成功地摆脱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模式,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彰显了真实人性的魅力。
而孙少安则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农村改革英雄形象的代表。当代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农村改革形象并不少于企业改革形象,比较引人注目的有《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陈奂生、《燕赵悲歌》中的武耕新、《黑娃照相》中的张黑娃、《腊月·正月》中的王才、《鸡窝洼的人家》中的禾禾、《老农民》中的牛大胆、《骚动之秋》中的岳鹏程、《大潮》中的姬振盛等,但就人物性格的典型性而言,都没有超越《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安这个人物形象。
与众多农村改革英雄形象相比,孙少安既没有过人的能力,更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他最终能成为一个农村改革的带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源于古老民族文化的特殊人格魅力。他18岁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凭借的是传统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精神。他以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基于伦理道德又符合农村人情风俗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与田福堂、俊武、“二爸”等人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与其说是一种智慧和聪明,不如说是一种人性的宽厚与仁义。这与其他农村改革英雄形象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或超人能力形成了鲜明对照,与陈奂生式的劣根性格也迥然不同。
此外,在对爱情的抉择上,孙少安放弃润叶而选择秀莲看似无奈之举,实则在情理之中。这一精巧设计通过对传统文艺惯用的“才子佳人爱情模式”的颠覆,愈加彰显出这一农村改革英雄形象蕴含的独特民族性格和文化内涵。
凛然正气的反腐英雄形象
黄江北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反腐英雄形象的代表。1995年,电视剧《苍天在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反腐题材文艺。《苍天在上》之于反腐文艺的意义除了其首创性外,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令后来的同类文艺作品难以超越的反腐英雄形象——黄江北。
在他之后,反腐影像画廊中陆续有省委书记贡开宸(《省委书记》中的主人公)、刑警侦查员方雨林(《大雪无痕》中的主人公)、刑侦队长邵长水和刘振汉(分别为《高纬度战栗》和《黑洞》中的主人公)、市委书记李东方和齐全盛(分别为《至高利益》和《绝对权力》中的主人公)、检察官侯亮平(《人民的名义》中的主人公)等众多人物形象。但笔者认为,他们在人物性格特别是在人性再现和表现深度方面,都没有超越黄江北这一反腐英雄形象。
首先,这部电视剧将黄江北置于职业操守、政治信仰、官场生态、权力干预、个人感情、利益诱惑等多重压力和矛盾中,令人信服地凸显出其凛然正气的性格特征。
其次,黄江北身上体现出丰富、多元的人性,这与其他反腐英雄身上更多彰显出来的道德力量和人性魅力有所不同。他有强烈的事业心,但其动机又是复杂的;他正直,但又不至于不近人情;他有很强的权力欲,在很多时候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感情丰富,而内心却埋藏着难以言传的痛苦。如此多元的人性集中展现在黄江北身上,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成为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一个独特的典型形象。
锐意创新的科技英雄形象
李保国是电视剧《太行赤子》和电影《李保国》塑造的一个极具魅力的科技扶贫英雄,其典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是一位比农民更像农民的接地气的英雄。他懂得农民思想保守、缺乏主见的心理,所以每当推广一项新技术的时候,他总是押上自己的工资,为的是不误农时,便于让农民接受。他知道村干部的力量,所以每当有难处的时候,总是善于借助和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和组织动员力量。
第二,这是一位比农民更热爱农村的当代新愚公式的英雄。农民出身的李保国,大学毕业刚刚留校就扎根在太行山区的贫困村,搞起了农业综合开发,并且一搞就是30多年。来的时候,他面对的是愚昧、怀疑、偏见、误解,甚至还有故意的刁难,可离开的时候留下的却是一座座硕果累累的苍翠青山。
第三,这是一位比农民更有倔劲的“挖穷根”英雄。对质疑和误解,他始终坚持用丰收和效益说话;对科研和推广,他始终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有了错,他会诚恳地向每一位当事人道歉,但这只会更坚定他依靠科技创新“挖穷根”的信念;受了委屈,发完牢骚,他继续坚守在田间地头,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李保国这一科技创新英雄形象,堪称改革文艺创作中的一座丰碑。跟这一改革形象相类似的,还有电影《黄大年》中的主人公黄大年。但总的来说,改革文艺中的科技创新英雄形象明显少于其他类型的英雄形象。
战胜贫困的扶贫英雄形象
杨英俊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扶贫英雄形象的代表,是电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这个英雄形象的典型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杨英俊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我国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党的基层干部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现实中像杨英俊一样的基层干部的英雄事迹为电影塑造这一英雄形象提供了土壤。
第二,杨英俊这个英雄形象实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是一个特征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不是天然的英雄,更不想当村里的扶贫典型。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可是当他意识到他的带头脱贫行为有可能为其他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起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的时候,一个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场。正因为如此,这一英雄形象才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三,杨英俊的一系列独创性的扶贫行动昭示着新时代的改革创新精神。影片中,杨英俊想方设法动员自己的家人与贫穷决战,以坚韧的毅力在广袤的矿渣上填土造地,最终将苞谷种植成功,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是典型的英雄壮举。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脱贫致富,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也是精神上的脱贫,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召力。
如果说《十八洞村》是我国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缩影,那么杨英俊这个农民英雄形象就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的典型代表。
除了上述几类英雄形象之外,反映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中还有强军英雄形象,例如《战狼2》中的冷锋、《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DA师》中的龙凯峰、《红海行动》中的杨锐、《深海利剑》中的卢一涛等。这些英雄形象对于弘扬改革精神和社会正气、鼓励探索创新、发挥文艺的教化功能有很大作用,是当代文艺创作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