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宣布从2020年起,大幅度扩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清华大学解释此举是为“培养基础更加厚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一直坚持以本科教育作为核心,清华大学此次行动无疑对新闻传播院系管理者形成观念冲击,值得就读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青年学生予以足够关注。但在现行教育体系中,新闻教育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本科教育在各新闻院系依旧占据核心地位。所以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相较于对清华大学此举提出疑问,关注当下如何努力提升自己成为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更为实际。具体来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要包含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和新闻观念三个着力点。
本科教育重在综合素养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传播院系不断根据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本科课程中增加新课程。传播学者周茂君依据2017年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结果,选取55家新闻传播院系所做的调查显示,有82.42%的院系在近年增加了新媒体技术类平台课程。以技术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此种改革方向不仅影响新闻传播教育管理者的选择和判断,对青年学生也会产生重要导向,技术带来的“本领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青年学子应清晰地认识到,高质量传播内容的生产能力并不取决于生产者的信息传播专业能力,而是依赖于信息传播者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对新媒体条件下社会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育核心存在区别,本科新闻传播教育始终注重整体素养,侧重通识教育,这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
中国新闻教育自诞生之时就重视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曾任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的刘豁轩在《燕大的报学教育》一文中明确表示:“健全的大学报学教育,与其他部分的大学教育最不同之点,便是报学教育对其他部门的大学教育的依赖性特别大……大学四年的一百三十六个学分,对于一个报学学生,每一个学分都有同等的分量,所以报学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报学教育以外的大学教育要负四分之三的责任。”与此理念相应,燕大新闻学系的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3左右。复旦、圣约翰等高校新闻院系的课程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如出一辙。
新中国成立后,在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和苏联经验结合的基础上,新闻教育整体转向,但在课程的设置上仍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如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在成立之初就开设了马列主义美学基础、中国文学批评史、外国文学、中国近代思想史、国家法的基础、中国国民经济史、国民经济计划等十余种选修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逐渐普遍化制度化,并承担起专业教育的责任,本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专业化培养模式逐渐过渡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教育模式。在中国本科教育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新闻传播院系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愈加提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查了18家新闻传播院系后发现,各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大都通过“选修课或副修、跨学院联合培养的形式,融入其他学科的课程”,以培养“拥有广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全面的专业技能,富有发展潜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当下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表明,新闻传播教育重视通识课程,强调学生整体素养,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且符合当下大学教育的整体理念。新闻学子应认识到大学本科教育具有独立的目标,坚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向,足以抵消技术发展带来的焦虑和恐慌。
专业能力学习常态化
当下的新媒体技术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作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第二层面是在移动互联之上建构的各类新兴媒体及其相关技术。与之相应,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可分为基础专业能力和进阶专业能力两个层面。包括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内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然不能以教育的稳定性为借口,无视已引发传播生态变化的传播技术,但跟随技术亦步亦趋同样不可取,技术发展的规律不能取代教育自身规律,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主导。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教育应当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以信息传播基本技能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传授经过广泛的、长期的实践反复证明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重视专业能力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自身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基础。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同技术开发和市场变化相比,教学内容的更迭始终存在滞后性。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媒介格局和工作环境,青年学生应当树立专业能力学习常态化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的便利性,通过自我教育、主动学习,保持对于技术的新鲜感和持续学习能力,在学校阶段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在工作实践中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进阶专业能力,最终养成从事相关工作的长效技能。
常态化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不完全是当下媒介环境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战时新闻工作环境,新闻界围绕“服务抗战”开展充分讨论和实践。相关讨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华日报》在1938年发表的“九一”记者节社论,文中提出记者“常因对于军事政治的修养不够,不能控制战争发展的情势,所以我们希望全国的新闻记者能‘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使得更能适应于当前的需要”。新闻团体积极组织培训,帮助新闻工作者提高战时新闻工作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为了补救目前抗战中新闻工作的缺点”,在各地分会中创办新闻讲习班、新闻讲座,开设的课程中多包含“战时新闻事业”“国际宣传”“对敌宣传”等。
抗战时新闻工作环境的转变同当下媒介格局的变动不可同日而语,但对青年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而言,树立常态化的专业能力培养意识,积极主动适应业界变化和社会需求,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观是对新闻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新时代下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2013年“部校共建”在全国推广,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中将“抓牢抓实新闻传播学科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并且进一步把这项教育引向纵深”作为核心要求。2014年发布的《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并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纳入专业基础类课程。教育部和中宣部牵头实施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从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到具体措施,都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核心贯彻其中。
为适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要求,青年学生应当在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要性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应贯穿于学校学习全过程中,一方面将其与提高个人整体素养相结合,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开展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将其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各类专业课程学习中予以贯彻,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自己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的指导思想。
新闻专业与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新闻专业的学习要在培养个人整体素养的基础上,持续提高专业能力,并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摄学习全过程,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政治思想过硬、综合素养牢固、专业能力扎实的新闻人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