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09月25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5日第2742期 作者:记者孙美娟

  本报讯 (记者孙美娟)文明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学互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中再次强调不同文明、不同地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9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全球文明论坛”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新的文明观,以沟通全球文明、增进国际理解为宗旨开展文明对话交流。与会学者一致表示,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文明观向世界的再次集中说明与表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是我国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又一个重要公共产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球文明倡议集中体现了中国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内涵及路径思考。与此同时,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角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支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表示,要共同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全球治理,推动区域间交流发展,构建全球文明行动网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全球文明倡议为推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自身和东道国之间的和谐共赢局面,不断推动多元文化融合。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认为,中国企业要始终坚持致力于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金融力量推动文明交流发展。未来,我们要更紧密地依托各种国际金融合作平台机制,以金融为纽带,不断推动更多国家在更高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

  国际理解是全球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认为,国际理解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多元文明才能实现长久的平等共存、交流互鉴、传承创新。但是,形成国际理解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力量长期进行不懈的协作。其中,教育是增进国际理解、推动全球文明交流的基本途径。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教育承载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解决全球难题的重要使命愈加凸显。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在倾力打造全球文明与青年责任的全球学生持续实习实践项目和全球志愿者服务联盟平台,致力于促进国际理解、民心相通,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本次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成果发布仪式,正式启动全球语言服务平台项目,发布了国际理解贡献度指数。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