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坝运动创造抗日根据地敌后生存之道
2023年09月22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2日第2741期 作者:李军全

  在抗日战争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屹立并发展于敌后的坚固堡垒和战略依托。不过,敌后的地理形势并非都适合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坝运动便是中共苏中抗日根据地成长过程中缓解地形之困的群众性运动。该运动通过发动群众改造地形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并尽可能地建立攻防一体的地形屏障,从而将不利地形化为有利地形。

  从全国抗战形势来看,苏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独特。中共苏中区党委在1941年工作总结报告中指出,苏中地图,有如以长江及东海为腰之圆锥形,尖端直接长江口上,逼靠上海,沿江为威胁敌人之大动脉,与汪逆伪南京亦紧接为邻。在这样的区域建立抗日根据地,对于坚持敌后抗战、打击日伪军、支援全国抗战、鼓舞抗战热情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然而,从地理形势来看,苏中地区河流纵横,是个平原水网地带,一些地区更是“大河好比别处的公路”,并不具有山地那样便于武装力量回旋的地理优势。况且,日伪军在此区域力量强大,凭借体型小、速度快、硬度高的汽艇掌控水上优势,陡增抗日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难度。可见,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在苏中地区遭遇地形之困。

  如何缓解或解决地形之困呢?粟裕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他指出只要能够充分发动群众改造地形,以及强化部队的针对性训练,就可以将不利地形转化为有利地形,平原水网地形亦不例外。1943年3月,粟裕在苏中四分区党委会议上做反“清剿”反“清乡”动员报告时指出,要“立即动员全民进行备战工作”,以军事作战要求为依据,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展包括打坝在内的地形改造运动。4月20日,中国共产党苏中区第二地委在致各县委工作信中强调,不利于我地形条件要改造,对敌有利河道要填塞,应号召填河搭桥。打坝、填塞利敌河道,阻其汽艇来往。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打坝运动渐次展开。

  由于平原水网地形造成的不利态势,坝的功能至少有两种:一是“封锁”功能,削弱或消除日伪军汽艇速度优势,迟缓或阻碍其军事行动;二是“交通”功能,便利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军事进攻和行动转移。依此划分,坝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封锁”坝、“交通”坝、兼具“封锁”和“交通”双重功能的坝。依据建坝材料,坝种可分为两大类:软坝和硬坝。软坝由水草、稻草、破旧网、树木、绳索等材料捆扎而成,能够裹缠敌汽艇的螺旋桨,易于建造但不坚固;硬坝由泥土、砖石、树木等材料叠砌而成。较于软坝,硬坝坚固但是建造时间长,易受到日伪军干扰。坝址选择极为重要,软坝一般搭建在日伪军据点附近的外河道,以封锁功能为主,硬坝大多建造在抗日根据地的内河道,不仅具备封锁功能,有的还兼具交通功能。

  在敌后环境中建造如此功能的大坝离不开乡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此,围绕“为何打坝”“打坝利好”“如何打坝”等关键问题,苏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思想动员,还针对民兵、青年等劳动力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村干部和群众逐渐理解打坝运动的重要意义。村干部意识到打坝不仅是在“水网地带坚持原地斗争的长期工作”,还是“必须与其他工作相联系”的群众性运动。乡村群众也感悟到打坝运动的保障作用,尤其是意识到打坝运动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利益关系。

  打坝运动中,人力资源最为关键,打坝队则是执行打坝任务的主体力量,也是打坝运动中常规的组织管理形式。一般来说,打坝队以保或村为单位,由20—30人组成,设置正副队长,下设若干小班,组织管理者由村干部或民兵干部担任,骨干是民兵和积极分子。与此同时,上级组织采用一般号召和干部个别深入相结合的领导方法,不仅及时总结和传达打坝经验、发出捷报和挑战书,明确干部的任务分工,还组织流动的宣传队到坝头开展化装宣传,演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娱节目,以提高打坝热情。

  基于有效的思想动员和合理的组织管理,打坝运动迎来打坝热潮。截至1943年8月,高邮大约动员了26万人打坝,一共打了包括147条封锁坝在内的315条大坝。宝应1943年秋至1944年7月在广洋湖、射阳湖等湖荡地区构筑了8条堤坝,总长度达70余公里。 1943年8月,虽然处于收稻时节,但是兴化地区的乡村群众依然积极打坝,数月时间,永丰、老圩、四区、五区等4个区就打了31条坝。1944年夏末秋初,兴化地区再现加固旧坝且打新坝热潮。此外,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护坝工作,以应对日伪军的破坝行动。

  打坝运动削弱了日伪军在水网地区拥有汽艇的速度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伪军的军事行动,建立起拱卫抗日根据地的外部屏障。比如,1942年4月,安丰伪军实施“扫荡”计划,途中所用汽艇被大坝拦阻,被迫取消行动。与此同时,打坝运动也便利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游击作战和行动转移,搭建起各分区相互支撑的水上脉络,促进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

  打坝运动的最大意义在于找寻到了在敌后不利地形中的生存之道,验证、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敌后发展战略和策略。新四军初进苏中地区时,力量有限,生存颇为艰难。在此态势下,苏中平原水网地形留给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更不充分,由此而生的地形之困形成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因此,打坝运动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缓解地形之困,克服地理形势带来的发展劣势,建立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坚守屏障,创造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可供敌后武装力量回旋的“广大地区”,从而让苏中地区保有持续的敌后抗战。而持续的敌后抗战又不断地扩展抗日根据地的生存空间,使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地形改造技术更为成熟、更为丰富,那些与打坝运动相配合的破路、挖沟、搭桥、建圩等一系列地形改造技术的发明与运用,逐渐地改变了苏中地形所造成的“不利于我而利于敌”的被动态势,最终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成长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地理屏障。

  (作者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