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美育学科
2022年09月19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9日第24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美育是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在提升审美素养、塑造美好心灵、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美育仍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短板。建设美育学科,有助于深入研究美育理论问题,扎实推进美育事业健康发展。

  夯实美育研究基础

  学界一般认为,美育学是由美学、艺术学和教育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应用型学科。近年来,我国美育学基本理论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美育学学科、美育的本质和特征、美育的地位和功能等几个方面。

  美育特征是当代美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何齐宗表示,美育特征是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征象、标志,对美育特征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和拓展关于美育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他认为,目前,学界公认的美育特征主要有形象性、自由性、情感性和愉悦性。关于美育的情感性,有学者指出,尽管其他教育也包含了情感因素,但只有在美育中的情感因素才是作为本质而存在的。因此,情感是美育的核心和灵魂。

  我国的美育学研究近年来获得较大发展,但其仍属于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对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认为,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促使我国美育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人谈美育”成为新趋势。

  加强理论建设

  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技术为主的创新成为社会发展引擎。与此相适应,现代教育也必须转向以培养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谭好哲表示,美育有利于涵养人的综合素质,培育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美是无所不存的,美育的范围也极为广阔,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示于教育的各项内容和各个环节,也体现于人生的全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既要研究美育的性质、特点以及它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相关理论问题,更要研究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美育学具有应用性,如何让形而上的美学理论贴近学校美育教学是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提出,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如何把传承中国美育优良传统和体现美育的现代性结合起来,把美育的人格养育作用与促进学生个性、创造力发展结合起来,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遵循美育特点,探讨美育教学规律等,这些理论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认为,美育是审美活动的终极目标,它对于成就人生的境界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美育在学理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美育理论体系建设,真正使美育学学科化。

  树立终身美育观念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盼,也是美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才能更深刻地认知美育实质,更准确地把握美育规律,更好地掌握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做好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工作。

  学科的生命力来自对现实需要的积极回应,来自对实际问题的反思和解决。中国美育学的发展需要学科平台,也需要学者们加强美育学的知识生产。杜卫表示,中国美育学学科建设,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出发,要持之以恒地研究美育学的概念范畴,避免将美学的概念和理论简单地套到美育中来。

  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讨论了美育的三大范围:家庭、学校、社会,提出了终身美育观。作为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当代美育学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谭好哲认为,从学术层面来说,当代语境下,学界要做好美育学理论研究,要基于审美教育的新现实、新问题提出新观念、新对策、新做法,并作出科学的阐释,为美育领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引导。另外,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在政府主导下建构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三位一体的系统机制。从个人层面来看,我们要树立终身美育的观念,让美育与人生相伴而行。朱志荣补充到,中小学美育工作将是未来美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中小学美育研究要进一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育理论家与中小学教师乃至学生家长需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让美育伴随祖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未来美育学该如何发展?曾繁仁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深入探讨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体系、特点,使之进一步体系化与学术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将美育延伸到艺术教育领域,使两者高度统一与融合。此外,还要以中华美育精神为依托,以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资源,向世界传播中国美育精神。

  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才能让美育涵养“美丽心灵”,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