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2021年12月20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0日第23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中国捍卫民主、自由、人权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有益经验。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当天,“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实践与制度优势。

  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习近平主席在致2021·南南人权论坛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党。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发展促进人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功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权发展道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14亿多中国人民在人权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对此,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君如表示,我们实现的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民主,能够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等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主政治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政治理念对深化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中国,要做到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来的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尹奎杰表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的新贡献,代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最新成就。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德志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推动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均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应对全球性流行病时,充分暴露出体制的种种弊端。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认为,当面临重大社会风险或社会出现严重政治极化现象时,西方民主体制就会出现延误时机、应对乏力等问题,这让我们看到西方民主体制具有内在局限性和条件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益

  中国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过程中实现的权利。李君如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政治权利上,更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权利。这使得人民能够广泛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行使民主权利。通过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每个人都具有多重民主角色,可以关注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日常生活琐事,从而实现了实践上的连续性、理论上的整体性、运用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的广泛性和实际性。

  在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看来,人民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促进最广大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国家治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根本利益。人民性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权保障的价值链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权保障奠定了政治前提,促进人权保障落到实处,是中国通过民主保障人权的逻辑基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实上也是对人权的追求。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范进学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以全过程民主为特征,以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的真正拥护为标准。只有良好的民主才能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真正的保障和发展。

  在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孟庆涛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顺应了时代需求,契合了国际制度竞争的世界形势,为每个人提供了政治上的生活方式。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更加有效地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这一问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任喜荣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通过具体的民主运作机制和方法手段加以落实。比如,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解决预算监督界限不明的问题,进而回应制度变迁的现实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教授朱力宇认为,立法规划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制度和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忠夏提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将得到更好的制度性保障与组织程序保障。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认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保证民主参与的正确方向,需要坚持依法参与以形成公众参与的良好程序,需要构建公共参与的激励机制以完善配套制度。

  会议由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