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风险治理效能
2021年12月15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5日总第23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加强社会风险治理,不断总结社会治理中国经验,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12月1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重点探讨了各类新兴风险的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建设,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表示,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与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必须统筹“两个大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当前国际国内存在的主要风险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激荡,呈现了境外向境内传导、网上向网下延伸、单一向综合升级、经济等领域向社会领域蔓延等特点。”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智敏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研究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与风险源头预防,既要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又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谈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供需矛盾加剧了全球通胀,短缺经济成为新的常态,国际能源市场在疫情下持续波动,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否保持基本稳定,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要统筹考虑国际关系变化和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

  消解新业态社会稳定风险

  生活服务新业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社会风险。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建议,要按照 “顺势而为、补齐短板”的要求,引入社会风险治理,保障生活服务新业态更加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政府要主动引领行业监管,平台企业要主动构建风险识别与超前干预体系,社会参与共治消解新业态社会稳定风险。

  城市社区是复合型灾害承载主体,是国家灾害体系中基层的治理单元,也是每一个城市重要的内生力量。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朱正威提出,未来复合型灾害背景下城市社区韧性治理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同构,完善社区韧性规划。激活社区自治潜力,推进技术赋能赋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提到,当前需要高度重视两大风险:一是我国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大压力,对以某些大型企业资金链断裂为代表暴露出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应对;二是要高度重视社会心态的变化,特别关注经济放缓态势下,社会能力和社会预期之间不匹配引发的个体相对剥夺感,防范继发的舆论波动和社会冲突。

  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新的风险态势,面对我国致灾因子多元、环境复杂的局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强提出,要加强多元主体参与巨灾应对的顶层设计,以系统应对不确定性风险。

  陈智敏表示,未来重大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要做到“七个坚持”:一是坚持完善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和风险预防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导,这是做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风险源头预防的理论保障;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治理;五是坚持法治思想,解决新时代新挑战新问题带来的新社会风险;六是坚持科技创新的理念,强化社会治理和风险预防的信息技术支撑;七是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国际合作。

  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看来,未来城市安全建设需要诊断城市社会安全治理的痛点,筑牢源头防线,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回应群众需求,打造“全景式”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建立“互动性”的综治社治机制,完善“诉源型”的社会风险协调,探索“人本化”的城市社会安全治理方式,健全“多样化”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探索“敏捷型”的城市社会安全治理。

  “当前网格化城市管理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城市。”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樊博所言,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可以叠加到现有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上,实现各个地区不同权重、不同风险等级的源头预防和联动网络,纾解超大型城市存在的风险。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应急调度,让应急救援更有韧性、更有灵活性。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