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教育可拔穷根
2021年12月15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5日总第2309期 作者:牛昉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先扶志,无不强调教育在扶贫中的基础地位和先导功能。高校扶贫,重在智力帮扶、技能培训。受助地区和困难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怎样的帮扶更切乎实际、行之有效,既满足当下又助益未来?智力帮扶的发力点在哪?凡此种种,均为教育扶贫实践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教育扶贫论——社会学的视角》以高等学校为帮扶主体,基于社会调查所得数据和问题清单进行解析。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从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到缪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论,再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到阿马蒂亚·森的能力和权利贫困理论,经济学关于贫困的研究积淀深厚、成果丰硕。事实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对“人的贫困”或教育贫困就颇具解释力。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的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简而言之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该书作者从事实与学理方面推演出以下逻辑判断:扶贫减贫如果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脱贫,终会因为短视而不能长久。唯有教育可拔穷根。教育扶贫不应满足于应急当下,更应着眼于改变未来。高校扶贫主要针对青壮年劳动者,是“梢”上的而不是“根”上的帮扶,应急的作用大于“拔根”的作用。确切说,“拔根”本就不是高校扶贫的主体责任。只有拉长帮扶链,打好组合拳,把教育扶贫重心下沉端口前移,牢牢打好基础教育乃至学前教育阶段扶贫攻坚战,推行母婴早期干预,方可有效遏制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高校实施精准扶贫,无非是打教育培训实力牌、科技优势牌、人才资源牌、管理与智库牌。以精准培训助推精准脱贫,必须聚焦重点人群,找准关键发力点。要而言之,就是围绕主导产业谋篇布局,把致富能人和带头人的培训放在首位,抓好基层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多管齐下培训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关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这两个群体。中国社会已进入转型发展期,农民精神文化的迟滞赶不上物质文化迅疾变化的节奏。在此背景上,农村的贫困问题可以阐释为不适应问题:人的观念、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等的不适应。扶志与赋能并重,两头同时用力,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是教育扶贫及精准培训的用武之地。

  围绕农村建设与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三大战略交集中还存在哪些阻碍,高校如何继续为农村发展战略调整精准助力,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学术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共同参与探究。

  农村发展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涉农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及宏观政策层面观察,存在着前承后接、彼此呼应的内在逻辑关联。精准脱贫,专注绝对贫困人群;乡村振兴,旨在整体提质;新型城镇化,弥合城乡新裂缝;走向融合,力推城乡一体发展。当下任务是脱贫攻坚收官,乡村振兴接棒。本书就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后如何巩固并扩大教育扶贫成果建言献策,研究的应用性与理论性、时效性和可持久性兼备,体现了作者的前瞻思维、社会责任及策对性研究的宏阔视野。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