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与介入”
2021年12月15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5日总第2309期 作者:张浩明

  提高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命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理解与评价当下以艺术乡建、城市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为名,骈兴错出的艺术介入实践?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实践中,艺术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与功能,其边界与限度又在哪里?艺术的本真性、自主性与艺术的介入性、参与性之间具有怎样的张力?如何基于中国自身的经验脉络与历史语境,与当代艺术批评话语生成有效的对话机制,乃至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品格的艺术介入理论?这些问题彰显了艺术社会学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近日,“艺术与介入”暨第五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与会专家学者以艺术介入的历史、理论、形态与功能等问题为切入点,对艺术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且在此基础上对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艺术如何介入社会

  在现代社会,艺术的“介入性”意味着艺术不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审美对象,而是嵌入和参与到复杂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中。那么,艺术到底如何介入社会?与会学者主要从理论与经验这两个维度对此进行了考察。

  就理论层面而言,自萨特在20世纪提出艺术的“介入”一词起,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争辩就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艺术”本身亦有着多重定义,而“社会”这一概念也常需要具体语境的辨析。当这三个概念组合在一起,“艺术的社会介入”便成为一个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充分审视的对象。南京大学周计武从比格尔的自主艺术体制论出发,指出艺术体制的自主化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张力的过程,并就此对艺术介入史中“历史先锋派”与“新先锋派”的实践进行了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常培杰将“自律艺术”视为介入性艺术的大前提,艺术自律既是前卫艺术的批判对象,也是介入性艺术维持自身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介入性艺术与“倾向艺术”等艺术类型的比较,常培杰指出,介入性艺术只有明晰自身在现代社会的能力边界,才能更好地介入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张巍卓通过对里尔克《罗丹论》的文本梳理,指出对“物”的理解其实是“及物”,而“介入”应当放在存在的范畴中加以理解。东南大学卢文超则将物的能动与事的关联视为艺术介入的两种基本维度,认为在讨论艺术作品对于人的影响时,需要充分认识到物本身的能动性,以及物发生的事件场景所带来的整体感受。四川美术学院杨一博把介入艺术分为“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介入”与“以介入为目的的艺术创作”两种模式,呼吁介入艺术应回归以艺术作品评价艺术介入效果。河北大学王志亮则援引美国批评家格兰·凯斯特的观点,强调参与式艺术的激进品格,尤其是其对参与者主体意识的重塑。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介入”,而不至于将艺术的“自律”模糊化为一种迎合。

  就经验层面而言,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与地方情境中,艺术介入亦呈现出不同的经验形态与实践面向。北京大学程莹以非洲的MBARI艺术神庙、?魥?魥L?魬警示物等为个案,梳理了当代尼日利亚介入性艺术实践中对日常物件的使用,指出“物的挪用”与约鲁巴传统中对物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了西方审美体制下“现成物艺术”叙事的偏狭。艺术介入不仅受到地方脉络的影响,也受到新技术变迁的深刻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郭春宁与富晓星将虚拟现实作为数字移情的方式和工具,认为在动画影视人类学的语境下,这样一种技术革新能带来一种直接的“介入式体验”,从而充分调动观众的主体性,使得经由艺术感召的社会行动成为可能。

  社会如何介入艺术

  “自律”与“他律”是艺术的一体两面。艺术介入社会,社会也同时介入艺术的生产、消费与传播过程中。因此,在论坛中,对当代艺术体制、艺术市场的运作逻辑以及艺术生产机制的分析构成了另一个讨论的焦点。例如,《美术》杂志社盛葳使用意大利历史学家金斯伯格的“图像环路”概念,以图像的流动为例展现了视觉、文化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闻翔从“造市者视角”出发,考察国家治理、资本运作策略以及城市地方政府的创意竞争如何共同塑造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社会动力学。清华大学王语薇则聚焦近年来加密艺术及数字资产的兴起,点明了技术背后的信任机制,以及在网络社会诞生的截然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价值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孟庆延梳理了相声这一特定艺术类型的百年演进史,揭示了传统相声文本中的经典叙事结构如何在市场化的剧烈社会变迁中逐渐式微。中国人民大学潘桐则以京剧艺术中的捧角儿现象为例,揭示了资本建构与时尚哲学如何塑造京剧这样一门传统艺术的现代变迁。同样关注京剧,北京大学凌鹏则通过对京剧杨家将“辕门斩子”的分析,梳理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情理”逻辑,尤其是情—理内部的固化与冲突问题如何在这一京剧文本中得到细致与微妙的呈现。

  中国语境下的艺术介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呼唤对本土艺术实践的恰切论述。在当代中国的急剧社会变迁过程中,艺术家的艺术介入呈现出了独特的面向与品格,因而也需要在理论与经验两个维度加以整理与反思。论坛亦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丰富的讨论。例如,在理论建构层面,四川美术学院周彦华对参与式艺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并颇具新意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参与式艺术”的概念。在她看来,这一中国视角为我们反思以西方经验为基础的“参与式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中国当代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的复杂性及其历史脉络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就经验形态而言,在当代中国,由艺术家直接参与甚至主导的艺术乡建运动是近十年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介入实践之一。艺术乡建一方面接续了20世纪上半叶乡村建设运动的余脉,同时也深深嵌入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之中。在论坛中,与会专家对以艺术乡建为代表的本土艺术介入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反思。清华大学陈岸瑛从艺术理论、艺术管理视角出发,提出了艺术乡建的“强—弱介入”模型,指出艺术并非万能也绝非无能,探明了艺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社会工程中的作用和限度。上海大学严俊通过对“碧山计划”“青田范式”等艺术乡建典型案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以艺术家和当地村民为两类行动主体的“现实—价值”双重可变目标模型,通过对群体互动中偏好设置与最终行动模式的评估,分析了“艺术介入乡村”活动的目的、过程与影响。四川美术学院李竹则从“特定地点”的转换与叠合,地方感的塑造以及微型政治空间的社会干预三个方面讨论了以艺术乡建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社会参与式艺术“在地性”的意义生成机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东南大学孟凡行梳理了当下艺术乡建实践在空间和时间维度存在的错位,认为现代艺术所内含的反传统性和多元连接的时空观与乡村文化所内含的传统性以及一元时空观之间存在着实质张力,并最终影响了艺术乡建实践的成败。与对艺术乡建的讨论相呼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施芸卿则对当代中国城市中由公共艺术驱动的社区更新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北京胡同中公共艺术空间的个案考察,施云卿探讨了在城市“后开发时代”,此类艺术机构如何扎根社区,以文化艺术活动活化历史街区的日常生活,并最终介入城市基层社区的治理结构之中。

  从20世纪初的巴黎到约鲁巴传统下的当代尼日利亚,从罗丹的雕塑到中国传统的京剧,从动画影视艺术到NFT数字艺术,从艺术乡建到艺术驱动的城市更新,与会专家对艺术介入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多维视野的深入考察。在这样一场跨时空、跨学科的讨论中,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复杂面向得以充分呈现。本届论坛为中国艺术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艺术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与社会学研究的艺术转向在此汇聚。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课题面前,艺术社会学正焕发着新的活力,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正当其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