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特区发展理论密码
2020年09月18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8日第20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武勇

  近日,“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理论座谈会暨《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从“三来一补”到“三高一强”

  会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该书从工业化的视角解读中国经济特区持续高增长之路,结合开放型经济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工业化的实践,提出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工业化深化发展理论。

  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认为,加强对经济特区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掌握经济特区研究话语权,概括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规律,为经济特区建设鼓与呼,是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40年来,中国经济特区工业化道路可以用从“三来一补”到“三高一强”概括。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向晓梅进一步阐述道,“三来一补”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体现了依赖比较优势启动工业化的阶段特征。高度开放的经济特区,促成了中国丰沛的劳动力资源与国际产业资本对接,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促使经济特区进入高速增长轨道。“三高一强”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高、高科技产业在工业部门占比高,对外辐射带动能力强。这体现了经济特区处于工业化深化阶段的特征。例如,深圳几乎每十年实现一次产业升级,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创新与科技进步是深圳推动工业化深化的主要力量,让深圳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在深圳大学教授陶一桃看来,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的重点在于引进外资和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特殊政策引进外资,很好地解决了工业起步初期的资金约束。在从“三来一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中,利用高科技产业优势逐渐完成由中国组装向中国制造的转变,从而为工业的现代化和高端制造业的形成不断注入源于创新的无限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率先探索、示范、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自身的发展和成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探明了新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给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了借鉴。

  中国的工业化实践过程可以概括为“四化并进”“三大动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王廷惠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齐头并进,是具有高度时空浓缩特征的历史进程。“三大动力”即改革、创新、开放共同驱动工业化,三大力量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启动“第三次创业”

  如今,在中国深化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中国经济特区仍然肩负着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的重大使命。

  王廷惠提出,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局势,我们要继续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创新生态。中国经济一定能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力量。

  中国经济特区经历了经济特区初期建设和突破出口加工区“路径依赖”的两次创业。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经济特区在应用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建立起了节点型竞争优势。在向晓梅看来,这只是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中间阶段,而非终点。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快调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特区应该启动“第三次创业”。一是要发力补齐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彻底解决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二是应保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深化。将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维持在合理水平,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以中国经济特区为中心,加快推动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不断拓展经济特区的经济腹地,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四是要进一步弘扬中国经济特区的创新文化,保持战略定力和创业激情。

  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