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理论创新是党的神圣职责
2020年09月17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第2013期 作者:王延光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一系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践进程、维护人民利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境界。理论创新的持续推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积极支撑。

  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毋庸置疑,其在指导各国、各个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彰显出理论体系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明确强调过,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变成熟记和背诵的教条,必须在与具体情况和现存条件的结合中加以阐明和发挥。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直接源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也与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密切关联。在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支撑下,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予以准确揭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寻求自由与解放的正确道路,指明人类社会终将向无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牢牢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占据指导地位。同时,作为指引人民积极改造世界、实现彻底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必须依靠人民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必须积极为人类寻求解放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必须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丰富发展。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理论品格的彰显,决定马克思主义不会封闭、僵化和教条。无产阶级政党及马克思主义者应突破“书斋式”研究,积极回应时代、实践和认识发展凸现的现实课题,凝练集体智慧结晶,在不断发展中彰显生命力。

  理论创新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先进理论武装并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在新情况新问题的积极应对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引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事业不断走向深入。

  恩格斯曾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品格。一个政党如果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必然在实践中迷失方向;而如果固守理论教条,缺少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自觉,同样也会因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无力而遭受挫折甚至失败。现实来看,因为坚持科学理论体系与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俄共(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突破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取得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首先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成就。回顾党的历史,从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到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十八大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党的指导思想体现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持续推进,为开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也完成了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在全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党,实现全面领导的根基更加牢固。

  坚持问题导向

  列宁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将其与特定时代、具体国情相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

  理论创新源于问题,破于问题。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程正是不断回应问题的过程。面对如何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以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和接续奋斗提供行动指南。进入新时代,面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创新性地从指导思想层面提出“八个明确”,从行动纲领层面提出“十四个坚持”,内容涵盖改革发展、外交国防、治党治军等各个领域,极大提升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认识与实践境界。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的关键之举。回顾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始终坚持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世界发展需要新平衡、贫富差距需要新弥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习近平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立场,党员干部应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实践紧密结合,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识别实际工作中的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内因与外因,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化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最终,以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的深化及践行自觉性的提升,为新时代理论创新提供动力。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雨花英烈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载体及机制研究”(17DJB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南京晓庄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