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揭示旧古籍中“隐藏的故事”
2023年01月09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9日第2568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旧古籍新科学实验室与全球60个机构的130名人文学者、科学家、图书馆员、策展人和文物保管员等相关人士联合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跨学科合作项目——“隐藏的故事:地方和全球图书历史的新研究方法”。该项目的研究对象是珍藏在该校托马斯费雪善本图书馆和其他机构的非西方国家的古籍手稿。研究人员希望寻找隐藏在古籍中的非文本线索,以便讲述古籍的制造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故事,呈现古籍所蕴含的多样社会系统和民族文化。

  多伦多大学副校长、旧古籍新科学实验室首席研究员亚历桑德拉·吉莱斯皮(Alexandra Gillespie)认为,古籍书页间生长的真菌,古籍的装订方法,制作原材料的产地和贸易路线都是重要的非文本线索。它们展现出非西方的多样化文本文化和充满创造性的知识分享方式。吉莱斯皮补充道,“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社区成员将合作复兴那些一直被现代人忽视、窃取、排斥的知识。我们还会如实地公开分享这些知识,培养古老文化的韧性。这对于人类文明繁荣昌盛至关重要”。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通过开源代码、开放数据存储库、学术出版物、媒体文章、播客、视频和展览等多种形式向公众陆续呈现。

  旧古籍新科学实验室研究主管杰西卡·洛克哈特(Jessica Lockhart)表示,“隐藏的故事”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找到更好的古籍手稿保存方案。研究人员发现,由羊皮纸制成的手抄本会随着时间变质;另一些古籍书页容易在翻阅的过程中支离破碎。为了在保护书籍的完整形态的同时获取文本内容,研究人员使用显微计算机一层一层地扫描了这些古籍。研究人员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古籍建立3D模型,以保留更多非文本信息。然而,显微计算机的扫描技术难以识别由碳元素组成的墨水字迹和古籍书页,如16世纪的克什米尔桦树皮手稿。研究人员已经求助于机器学习专家、成像科学家、梵文学者、图书管理员和文物保管员,以找出在保护古籍完整性的同时阅览其内容的方法。

  除了古籍扫描成像和机器学习之外,“隐藏的故事”项目还涉及DNA分析、生态系统分析、数据管理和编目工作。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来到尼泊尔,与当地社区成员共同清理、编目一个修道院的手稿收藏。吉莱斯皮还表示,部分研究资金将投放至古籍手稿最初被发现的社区,用于建设地方社群和学术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关系。

  吉莱斯皮谈道,古籍是一个渠道,让对其感兴趣的现代人在人类文明历史中认识自己。面对古人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手稿研究人员肩负着诸多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了解过去,尊重人们在不同时期讲述故事的方式,并采用对未来有益的方式讲述人类故事。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