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西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01月09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9日第256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陶立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重大部署。1月5日,由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主办的“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在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提出,要促进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跨区域一体化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主题,谱写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西部形成重要增长极

  谈到推动西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表示,西部地处我国大江大河上游,是重要的生态屏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保护国家生态安全,落实新时代“大保护”第一使命;西部地处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进高水平沿边开放和内陆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边疆安全稳定;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走向共同富裕。陈耀建议,要从四方面推进西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是实施效率主导兼顾均衡的一体化政策,二是分梯次推进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模式,三是按点轴—网络开发模式谋划西部高质量一体化联动新格局,四是将建立区际利益协调机制作为破解一体化发展难题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方向与西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成渝地区内部具有同质性,且在西部地区均较发达,城市、人口、产业较密集。构建国土空间体系有三个步骤:建设都市圈,形成城市群,规划经济区。经济区对内存在激化效应,对外存在扩散效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方向应该是西南,成渝地区要带动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发展。成渝地区也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区域辐射,以云南、贵州和广西为媒介,以国内区域合作为基础,促进国际区域合作。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梁双陆认为,要不断优化西南边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西南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增长极作用。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昆渝一体化具有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近年围绕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和三峡工程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动西南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西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会长文传浩带领团队开展“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与机制构建研究”,提出推进成昆渝一体化绿色发展,联动带动贵州和广西地区发展,进而实现长江上游整体绿色发展。在他看来,应推动成昆渝地区绿色发展转型,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大保护,筑牢西南地区生态屏障,加快建设西南地区大交通体系,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学界要加强合作、凝聚力量,积极组织“三城五地”的成昆渝一体化发展年度论坛,建立川渝滇黔桂五地合作联席制度,统一制定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

  共建合作开放大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高程度更深层次的开放,成昆渝在推动内陆和沿江协同开放、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实做强南向开放新高原,应协同构建南向开放铁路大通道,畅通南向开放高速公路,构建南向空中丝绸之路,加强跨境物流的协同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共建合作开放大平台,协同促进数字经济的开放发展。

  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主席范建华看来,昆明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将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其发展也必须面向南亚东南亚全方位开放。云南尤其是昆明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昆明与成渝双城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昆明是成渝开放的门户和枢纽,成渝昆应该形成长江经济带上游整体发展中稳定的铁三角。

  结合贵州发展,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大华提出,云贵川渝学界将持续加强学术合作,贡献社科智慧,助力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建改革开放合作体系,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共建成渝贵一体化大市场,构建内陆开放共同体,构建成渝贵一体化“西三角”经济圈为核心,推动打造西南地区一体化大市场核心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廖茂林近年持续关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与挖掘。她认为,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成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阎星表示,成都都市圈发展在规划体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先进都市圈相比差距明显,应加强创新引领,打造西部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都市圈新格局。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彭国川认为,西南地区能源一体化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能源发展潜力大。在制度层面,要建立西南地区能源一体化发展统筹机制;在技术层面,以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推进西南地区能源清洁化革命。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