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笔下的司马迁
2023年01月06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6日第2567期 作者:王杨曦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李长之先生耗时最长,先后历时近十年,最终于1946年完成的一部传记批评著作。李长之先生与他的写作对象司马迁的情感高度共鸣,书中的华彩之处也令人心潮起伏,甚至潸然泪下。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运用了文学理论中的体验论来解析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李长之先生撰写此书历经的近十年时间也是国家内忧外患、个人精神苦闷的时期,他深深地感到生命体验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影响之大。在理想精神状态与现实生命体验中,他和书中人物都有着强烈共鸣,由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生活,没有性格,写不出那样的文章,又有什么奇怪。”(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2013年版,下同)

  作者首先介绍了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背景,并认为汉文化上接楚齐文化,而楚齐文化又极富浪漫精神,这是为读者认知司马迁的浪漫精神,及其背后隐藏的作者本人的浪漫性格所做的铺垫。作者认为,齐人的倜傥风流、楚人的多情善感,都集于司马迁之身。“驰骋,冲决,豪气,追求无限,苦闷,深情,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共同情调,而作为焦点,又留了一个永远不朽的记录的,那就是司马迁的著作。”书中诸如此类充满激情的词句,让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深深打动。

  其次,阐释了家学渊源对司马迁的影响。作者以《论六家要旨》为例,论述了司马谈的批判精神。司马谈评论阴阳家的好处是“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毛病是“使人拘而多畏”;儒家的好处是“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毛病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家的好处是“强本节用”,毛病是“俭而难遵”。司马谈善于批评也善于欣赏人物,对各种人物都深具同情,对司马迁产生深刻的影响。司马谈最为推崇道家,但因时代变迁却让儿子接受了当时的新式思想——儒家思想。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和浪漫思绪以及追慕古典的精神,如同血液般伴随着司马迁的一生。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司马谈对儿子的遗愿是希望他做一个像孔子那样的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流露出对孔子的崇拜。作者通过分析司马迁对孔子六艺的解读,认为《易》和《春秋》对司马迁《史记》的写作风格有着极大影响。司马迁和孔子都反对功利,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二人的区别在于,孔子看到现实的不可靠,遂坚定自己的主张而求其在我,司马迁则不然,他必定诉之于慷慨和悲歌。“所以司马迁只可以羡慕,而不能做孔子,在激动的惊涛骇浪之中,只有对于一个不可及的平静如镜的湖面在羡慕着了。”这句话,足以让读者感受到李长之先生对司马迁的同情与欣赏,但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

  书中,作者用大量篇幅专叙司马迁的人生体验与创作,以李陵案为分界线,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可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司马迁从牧耕,到京师受学,从东南和中原各地游学,到仕宦生活的开始,从封禅与北地之游,负薪塞河,到完成太初历,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展现了司马迁从少年到青年的踌躇满志与意气风发。然而,一桩李陵案彻底改写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由此开启了他人生的后半程。作者写道:从汉高祖到汉武帝,都受黄老之学影响,黄老精神“就是‘外宽内深’而已,也就是表面马虎,与人无争,内心则十分计较,得机即施毒手。在这种太极拳式的社会中,最吃亏的,当然就是一般太直性,太热情的诗人,像司马迁了”。司马迁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必然会促使他深刻思考,探寻生命的意义,并反映到作品中。

  李长之以批评家的眼光对司马迁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文本做了细致分析。其一,司马迁的可贵之处并不只是他的博学,而尤在于他的“识”。知而不识无用也,正是这种能力让他可以做到统驭上下古今,展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事业,只有“识”才让他成为伟大的文人、伟大的学者。此外,司马迁对高高在上的人物可以冷静待之甚至极尽讽刺,对于平民则用亲切熟悉之笔触加以描绘,这种平民精神让司马迁带有朴素的反抗性,也让他的描写更加自由畅快,充满人文关怀。其二,作者对司马迁的风格做了美学层面的分析,重点归纳了《史记》中形式律则共七种:统一律、内外谐和律、对照律、对称率、上升率、奇兵律、减轻律;以及句子的长短,句子的音节,如何应付骈偶,在整个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善于写对话,有意于造句和语调之美。此外,作者还通过举例《项羽本纪》中的四个写法,充分说明司马迁文风高度统一,但每一篇传记又各具灵魂。最后,作者对司马迁的一生做了总结,认为虽然司马迁的遭遇是一个悲剧,然而《史记》却是中华文化的史诗绝唱,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长之先生饱含着深情努力体会司马迁的心理,为司马迁的畅快而高兴,为司马迁的遭难而痛苦。他在“自序”中特别提到校订关于李陵案的一章时痛哭起来,让读者也为他这种充满感情的创作而感动。司马迁因曲折悲惨的人生体验成就自己的传世巨作,而李长之先生借助司马迁的人生体验抒发自己的感情,无论是作者还是书中的人物,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