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将推动全球供应链改革
2020年03月30日 00: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30日第18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悠然

  近期,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不仅对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显著冲击。在当今以互联互通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有何影响?现有的全球供应链暴露出哪些问题?企业和政府应如何应对?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交错
  
  卢森堡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心主任本尼·曼廷(Benny Mantin)提出,全球供应链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相互缠绕。为提高效率、增加规模报酬,供应链上的企业日益专业化于整个流程中更精细的部分,由此产生了两个主要结果。第一,拥有6个甚至更多层级的供应链已不罕见。以服装行业为例,制衣流程含有多个步骤,像纽扣、拉链等部分常常是由不同供应商生产的,成品服装的销售和运输则涉及复杂网络中的更多主体。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更加复杂的产品意味着更长的供应链。第二,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环节上研发了专门技术,同时向多个最终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提供零部件,成为实实在在的节点。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而特定部分都经过相同节点的情况并不罕见。过去,全球供应链可被视作一座金字塔,其底部是所有的原材料供应商,顶部是消费者。现今,全球供应链相互交织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更像一张巨大的网,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无数互动链条。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与发展项目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全球经济治理项目研究员杰弗里·格茨(Geoffrey Gertz)谈到,即使流行病学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变化,鉴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和网络化性质,人们仍无法准确预估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里深度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重塑了国际贸易与投资,在现代化的全球供应链上,生产流程常常涉及分布于多个国家的数十个企业。

  现代全球供应链提高了经济效率,但也产生了新的不可预测的脆弱性:链条上的任何一环断裂时,上游和下游的供应商和消费者都会被波及。今日的全球供应链可被视作复杂系统,其个体单元间的关系如此紧密缠绕以至于无法仅通过分析局部来理解整体。复杂系统倾向于具有非线性、连锁反应、反馈循环等特点,令人难以预测任一单元的变化将如何影响整个系统。
  
  疫情暴露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曼廷谈到,高度复杂化的全球供应链导致企业常常对其供应网络中出现的情况了解不充分甚至全无了解,直到发生震荡性事件时才突然意识到。有时,未受到广泛关注的事件同样产生了全球性后果。例如,2011年夏季,泰国南部地区持续暴雨引发的洪灾导致许多电子工厂无法正常开工。由于泰国是世界第二大硬盘出口国和生产国,2012年全球硬盘减产30%左右,硬盘市场价格飙升;洪水还导致本田汽车等一些公司因零件短缺而暂停或调整了在其他国家的生产线。直到此时,一些企业才发现其产品所需的许多零件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产自泰国的。

  格茨表示,全球供应链的拓扑学,即其形态、模式、连接将决定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供应震荡给全球生产造成何种影响,不幸的是我们对这一拓扑学的了解有限。真正的威胁在于生产停滞或将暴露出全球经济网络此前不为人知的咽喉点。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ll)与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教授亚伯拉罕·L.纽曼(Abraham L. Newman)提出,全球化造就的并非一种平的、去中心化的世界经济,而是一个有层级的、不平衡的网络,其中关键的中心点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这些中心点有可能成为全球化的咽喉点,它们被切断时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干扰。然而,咽喉点的准确位置并不总是事先就很明显的,全球供应链的网络复杂性可能导致直到某一中心点忽然中断时,其关键性才显现出来。 

  美国南加州大学全球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尼克·维亚斯(Nick Vyas)说,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扰乱了端对端全球供应链。每件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都经历了多个步骤——原材料、制造、包装、运输、销售,每个步骤都有自身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抽走其中一个节点就会波及整个链条。随着新冠肺炎演变为全球性大流行病,太多节点受到影响,短期内世界经济将受到显著冲击。
  
  增强供应链抗冲击性和透明度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凯利商学院教授高克·艾丁(Goker Aydin)和副教授戴廷龙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加速一个已经出现的趋势:在过去两年里,贸易摩擦已促使全球制造商思考自己是否过于依赖特定国家的供应商,以及如何使供应基地多样化。若能拥有互不关联的供应来源,那么当区域性问题导致一批供应商关停时,其他供应商或仍能正常运作。也就是说,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避免仅依赖单一国家的供应商。

  维亚斯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未来必须构建起抗冲击、灵活、可靠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企业建立供应链时不应将成本作为唯一的考量因素,风险缓释战略是必备的,主要产品应拥有多种抵达市场的途径,企业需要未雨绸缪,仔细思考风险情景下应如何应对。如今精密的供应链网络使人们得以去除过量库存和闲置产能,也带走了市场需求弹性,不给任何破坏性事件留下空间。今天的世界是相互依赖的,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个别国家的问题,而并未提前制定防控疫情扩散或风险缓释方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运营、信息与决策系教授莫里斯·A.科恩(Morris A. Cohen)和桑提尔·维拉哈凡(Senthil Veeraraghavan)谈到,此次疫情的规模和程度是前所未见的。以往每次全球供应链遭遇冲击后企业都加强了风险缓释措施,但仍不足以抵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3月发布报告,建议企业通过寻找新供应商、预备接下来可能需求大增的商品库存、投资于多渠道销售等方式来稳定供应链。这些办法都是有效的,但在疫情已经爆发后寻找后备供应商、重新设计产品或流程、引入新技术并不容易。过去20年里“供应链多元化”的概念聚焦于持续降低成本,此次疫情将促使企业增加用于提高供应链抗冲击性和对冲风险的投资。科恩强调,未雨绸缪至关重要。

  曼廷建议各国政府和企业采取针对供应链的抗冲击措施,例如双重采购和信息分享;更重要的是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明确自己所需的零部件来自何处,以便更好地对冲风险。全球企业需要严肃思考和改善自己的供应链政策和实践,特别是在精益供应链、供应链抗冲击性等方面,即便这会是一个缓慢的长期战略过程。不同于其他震荡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影响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出现这种双重影响时,很难预测人们会在多长时间内恢复以往的消费和旅游出行水平。从公共卫生层面讲,控制和消除疫情的关键在于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坚持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一致行动。

  在格茨看来,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企业的一个优先任务都是更好地了解其生产过程中的脆弱性,对供应链进行压力测试并就供应链中断风险做好应对方案。为识别自身供应链的薄弱之处,企业需要详细定位出全部的直接和间接供应商,但获取并解读这些信息会很有难度。为此,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每家企业仅能局限性地看到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位置,政府必须协助“拼凑”出全景。另外,从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也可能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有时,复杂系统遭遇震荡后会揭示出此前未被考虑过的更优选择,在克服当前困难的过程中,企业或将找到更有益的长期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